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时间:2022-08-01 08:49:14

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糖尿病[1]患者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糖尿病逐渐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护理,不断改善其血糖指标,进一步提高其认知能力与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我院诊治的糖尿病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8.5±2.5)岁;观察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72.6±2.6)岁。对比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门诊护理干预[2],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患者容易产生紧张及恐惧等心理情绪,特别是老年患者,容易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该针对不同患者给予其心理指导护理,与患者交流,了解实际护理需求,用温和的言语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依从性[3]。

1.2.2健康宣教

对患者及时展开教育知识培训,邀请专业人员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普及疾病知识,制定成册并发放给患者。借助多媒体手段对患者科学讲解,对患者的质疑要积极进行回应。

1.2.3饮食护理:

结合不同患者身体情况及疾病特性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多食蔬菜及新鲜水果,严格遵循多餐少食原则,每餐八分饱即可。

1.2.4运动护理:

结合患者不同体质及兴趣爱好,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通过有氧运动帮助患者调养身体。每周进行三至四次运动,每次30分钟即可,运动量要适中,不宜过度疲劳。

1.2.5用药护理:

积极指导患者用药,向其讲解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将每种药的成分及用量、方法告知患者。对于长时间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科学指导其注射。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帮其选择合适的血糖检测仪,教会患者正确检测。要指导患者讲究卫生,叮嘱其适当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对比和观察两组不同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及生活质量以及认知水平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X?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状态血糖指标(6.8±1.1)mmol/L及饭后2 小时血糖(11.6±1.2)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8.4±1.4)mmol/L及(13.9±2.4)mmol/L,差异显著(P

2.2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生活质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2.3护理前后患者认知水平对比

护理前,认知水平测试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认知水平测试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

3.讨论

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及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其展开积极的门诊干预护理。通常由于患者对相关的疾病不太了解,因此一旦缺少医护人员的指导,将会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临床血糖指标发生明显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影响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水平,改善血糖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玲,周珍.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07:1096-1099.

[2]张翠君,曹晶,何彩霞.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0:195-197.

[3]鲍凌君.门诊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3:251.

上一篇: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见问题与护理方法 下一篇: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