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访张建中先生

时间:2022-08-01 07:52:48

近年来张建中先生较少抛头露面,他现在居于何地?友人告诉我在三亚。怀着对张老的敬仰,我踏上了三亚之旅。

如约来到张老先生居住的三亚海棠湾公寓家中,一进门见到的是一张偌大画案,上面堆放着笔墨和宣纸,墙上挂满了尺寸不一的山水画新作。

“欢迎,欢迎”,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从里屋走了出来,脚步稳健,精神矍铄,他边走边向我招呼、问候、让座。一阵寒暄之后,我与张老面对面座下。问及来三亚的原因,张老说很简单,就是他长年患支气管炎、颈椎病,北方的冬天太冷易犯病。有位朋友建议他冬天到南方来住,包不犯病。三亚是祖国的最南方,阳光充足,长夏无冬,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所以就选择了三亚。从2002年至今已是整整8个年头了。每年冬天来三亚,春天再回到北方去,就像候鸟一样,冬天飞过来,春天飞回去,张老说到这里嘿嘿地笑了。这位83岁高龄的老人笑起来的感觉像是候鸟飞入云端,是那般的自由和惬意。

我问他在三亚的工作、生活和创作情况,张老思忖片刻告诉我,有人说三亚是文化沙漠,这话偏激了一点,但三亚的文化与内地相比确实有很大差距。面对三亚的文化现状,作为居住在三亚的老文艺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初到三亚时,他就多次参加了安徽老乡组织的徽商联谊会活动,其中一项是邀请安徽书画家来海南与当地书画家举办书画作品联展。这项活动推动了两省书画艺术的交流和发展。此外,张老还积极参与到当地宣传部门、文联等单位组织的书画家慰问队伍中,向劳动模范、海军官兵赠字画。张老用手指了指书柜上的一只军舰模型兴奋地对我说:“你看,这是我带领一批书画家到海军某岛上去慰问后,部队官兵回赠我的纪念品。”

接着张老说,近年来三亚的文化建设大有改观,今非昔比,各种讲座、画廊明显多了起来。三亚美协、书画院多次接待了国际和国内来三亚旅游的书画家,同他们交流座谈,同叙友情,共话发展。民间个体的书画活动也悄然兴起,前不久,河北人士投资创办的“碧海蓝天美术馆”在三亚书画界反响热烈。在谈到中央提出把海南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岛”时,张老高兴地说,这一战略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是非常适时的,同时条件也是完全具备的。三亚是个宝,三亚的自然风光可与夏威夷媲美,三亚完全可以建设成中国的夏威夷!

从海南讲到安徽,张老感慨万千,情绪昂扬。1948年他作为新华社随军记者南下安徽,从此和安徽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1998年离休回故里山东,他整整在安徽生活、奋斗了50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安徽工作了50年,有太多的熟人,有太多的朋友,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牵挂……”人生沧桑,回忆安徽50年,张老迎着风风雨雨一路走过来,有说不完的坎坷经历,有看不尽的人生风景。几十年在合肥养成的甘于寂寞,不打牌、不抽烟、与世无争,低调做人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三亚。我注意到张老回忆这段漫长的往事时,感情丰富,记忆极好,听来真切感人。

其实,张老的书画作品和他本人在社会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对安徽书画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略知一二。张老的山水画举世瞩目,为画好黄山山水,他遍览明末清初形成的黄山画派作品,潜心研读先辈们的笔墨和黄山的史料,几十次登黄山,几十年画黄山,将黄山的峡谷、奇松、云海、怪石、飞瀑全融入胸中,把常见的物象用笔墨表达得意气纵横、大气磅礴。1982年他的黄山山水画作品应邀赴美国巡回展出,产生了轰动效应。当年他被联合国国际艺术教育协会吸收为第一位中国会员。与此同时,为继承和发扬黄山画派的优秀传统,为黄山画派培养后继人才,他倡议组织了安徽省籍著名书画家郭公达、郑若泉、王涛、周斌、陶天月、朱秀坤等先后成立黄山画会和黄山书画院,全面开展群众性的书画艺术教育。张老亲自执教,并将自己卖画所得购置教室,无偿提供给书画院教学之用。黄山书画院于1983年成立,20多年来一直坚持招生办学,参加学习的学员累计已有万余人,他们中间很多人已是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成为新一代的书画家,很多人成为单位的文艺骨干和领导人才。

采访结束了,我乘车回宾馆途中,在脑海里反复出现一句话:“艺术无界,张老属于安徽,属于三亚,更属于中国。”

(摘自5月28日《江淮时报》)

张建中,原名张新露,字润华,1928年生于山东高密。

张建中是当今黄山画派代表画家,是联合国国际艺术教育协会的第一位中国会员,任美国中华艺术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其作品多次在欧、美、亚国家和地区展出,并应邀到美、英、法、德等国家讲学和举办个人画展,为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书画艺术作出了贡献。张建中现为黄山画会会长、黄山书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安徽省美术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美术协会顾问。

上一篇:但愿“三钱”别成大师的句号 下一篇:解密者朱利安.阿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