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施工技术要点论述

时间:2022-08-01 07:34:39

建筑桩基施工技术要点论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具有承裁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采用桩基础既可以节省工期,又可以保证施工的工程质量,所以能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企业想要提高建筑工程桩基项目施工质量应该依靠技术的力量和统领作用,要在结合建筑工程桩基项目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做好建筑工程桩基项目施工的技术要点,在细节的方面提升建筑工程桩基项目施工技术的含量和水平,在整体的方面为建筑行业和企业做好建筑工程桩基项目施工提供经验的总结和问题处理的方法。 

一、建筑工程桩基的选型原则及质量控制要点

1、桩基的选型原则

各种不同的桩型都有着与其特定的适用条件,施工时如果对桩基的适用范围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势必会给工程的质量留下安全隐患。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将选择桩基的原则归纳为以下几点:

1.1外加载荷,合理的计算评估外加荷载是很有必要的。

1.2地质条件,每个工程其地下环境都不尽相同,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突况,充分地掌握其地质条件才能更好地计算选型。

1.3环境条件,如顶制桩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噪音、油污、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实际影响,钻孔灌注桩则应做好对泥土、泥水的处理。

1.4成本、机具设备,这也是我们选择方案的影响因素,如果地区比较偏远,必须得考虑机具设备的运输和组装成本。

1.5工期要求,如果计划工期时间比较紧张,应该考虑顶制桩。

2、桩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2.1检测原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如水泥的细度、安定性、初凝终凝时间以及抗折抗压强度;对钢筋进行拉伸、弯曲实验;检查砂石的级配、含水率等。对于商品混凝土,则应当检测坍落度、水灰比及其抗压强度,以此来保证施工原材料的合格。

2.2钻孔过程的复核与检测

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上的要求进行桩标高,桩长进行控制。在双控开挖的过程中,时刻观察地基土的状况,如果出现软弱地层,根据勘探的地质报告,为保证桩基的承载力和其正常受力,应当将持力层的距离眼神0.8-1.Om,以便符合规范要求。

2.3钢筋笼的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钢筋笼的钢筋焊接质量、直径、搭接长度进行严格检查,其长度也应该与桩基的深度相适应,桩基过长可以采取搭接的形式。焊接接头应该错开使其不在一个平面之上。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钢筋笼上浮以及灌注时导管挂笼的状况发生,可将笼底钢筋制作成喇叭状。对终端的配筋桩,笼顶的标高如果低于地面时可通过吊筋焊接来保证其牢固。

二、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要点 

1、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1.1预制桩施工时,应该将桩静置而且经过蒸汽的养护,桩身内部的混凝土强度与预先设计的强度相符时方可施工;在进行沉桩的施工时,利用经纬仪严格的测量,使桩应该保持垂直,误差不超过0.5%,偏差较大时,将导致桩身容易开裂。 

1.2在桩冒和送桩器的选择上,不仅要保持外形上的相互匹配,而且在强度和刚度的选取上也一定要合格。桩冒和送桩器的下端可采用开孔的方式来加强桩内部同外界的互通性能,避免因气压或水压过大导致出现气锤或者水锤,影响到桩头的质量;在接桩、送桩的过程中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尽量做到每次沉桩的操作都一次到底,避免出现的短暂性停歇。但在沉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贯入度不正常,桩身出现偏差或位移时,为了避免桩身或者桩顶的损坏应立即停止沉桩,分析情况加以解决后,接着方可继续施工。 

1.3进行接桩的操作施工时,通常采用钢端板焊接的方式,在桩身离地面一米的距离时即可进行焊接、接桩。首先将桩顶清理干净,再进行定位板固定,接着再将上段的桩吊放在下段桩的端板上,利用定位板将上下段的桩接直,如果在两段桩的衔接处有空隙,要利用锲形的铁片加以焊接固定。接头处坡口槽电焊应分三层对称进行,焊接时应减小焊接变形,焊缝连续饱满;焊后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接桩时要时刻观察两节桩身的衔接情况,保证圆角和直角相互正对,焊接完成后一般情况下静压桩等候6分钟、锤击桩等候8分钟为后才能沉桩,不得用水淋等方式快速冷却。 

1.4对于空心桩一般不进行截桩的操作,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必须要截桩时,将不需截掉的桩身加以固定后,采用机械分割的方法,沿着钢箍的上边缘利用气割法进行切割,绝不可以利用人力进行强行的截除。 

2、灌注桩施工工艺技术 

2.1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在施工时首先应注意把桩孔位置上的土排出地面,接着应清除孔底部的残渣,然后进行放置钢筋笼,最后才能进行浇注混凝土的操作。对于直径为650mm或是600mm的钻孔桩,开孔的使用设备通常为回转机。目前,我国的施工单位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时,钻进时一般不是下钢套筒保护孔壁,而是利用泥浆的粘着力有效的保护孔壁。我国较为常采用的桩的直径有 800mm,1000mm 等多种,常采用的承载力为3MN-9MN 不等。 

2.2挖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人工挖掘开孔以及机械挖掘开孔是挖空灌注桩通常采用的施工方法。人工进行挖掘开孔时,挖土在挖到1m时,就应该进行喷射或者浇注一圈混凝土护壁,应用插筋的方式进行上下圈的连接,当达到所要求的深度时方能进行扩孔的施工。扩孔完成之后还应在混凝土护壁的内部安装钢筋笼以及浇注混凝土。挖孔灌注桩的直径应该大于1m,当其深度大于15m 时,挖孔灌注桩的桩身的长度应该小于30m 并且其直径必须在1.2m 以上。 

2.3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沉管灌注桩的沉管开孔时主要有振动冲击以及锤击振动两种方法进行开孔。锤击沉管灌注桩的桩长应控制在20m以内并且直径的范围应该为300-500mm,可打至粗砂层、中砂层或是硬粘土。对于直径为340mm以及480mm 的沉管灌注桩,锤的质量应分别为1t以及2t-3.5t,这时单桩的轴向承载力则分别为300KN以及600KN。沉管灌注桩的施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和打桩进度快等优点,但其也具有一些缺点,如使用这种设备施工时容易产生桩身截面局部缩小、桩身局部夹长、混凝土离析、桩身强度不足和断桩等质量事故。当然产生这些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桩身界面局部缩小的现场通常都是发生在软质土层和硬质土层的交界处的或软弱的土层处。所以在进行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时,拔管的速度应该尽量放慢并且应确保管内的混凝土的含量是充足的。 

对于房屋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地,当浅层土层的质量不能够满足房屋建筑对地基变形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时,同时还不能采取地基的处理措施时,这时就要应用岩石层或是土层下面的坚硬层作为特力层的深基础方案了,常见的深基础方案主要有桩基础和地下连续墙等几种方案。其中桩基础的历史最为悠久,同时桩基础的应用在这些类型中也最为广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桩基项目施工是建筑质量的重要组成与基础,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桩基项目施工的技术管理,进而达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在进行建筑工程桩基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技术的应用条件、应用范围、应用要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细致做好建筑工程桩基项目施工的技术工作,将施工的具体步骤技术化,降低施工中不合格技术现象的发生频率,促使建筑工程桩基项目施工在技术的管控下高效、合理、快速地进行,更好地发挥建筑工程桩基项目对整体建筑施工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强,孙娇.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2]夏丹丹,刘蕾.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3]李金凤.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  

上一篇:铁路工程验工计价管理初探 下一篇:论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