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会计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2-08-01 07:19:01

大学会计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得到更好的锻炼,提高其就业成功率,是高校普遍关注的课题。文章就目前大学会计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调查和研究,进而提出改善会计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会计实验;教学;思考与探索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会计教育真正趋于完善。而作为服务于实践的会计教育的重要部分,会计实验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国内大多数的大学实验课上要么只进行一些非实践性的理性模拟,要么就残缺不全地做一做凭证、账簿和报表,显然没有达到实验应该起到的作用。如何开展有效的会计实验教学,不仅成为当前会计教育界,也是会计实务界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 大学会计实验教学的现状

为了考查目前大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现实状况,我们在2008年对江苏省一所多科性大学和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的实验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被试对象确定为会计学专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为了使得考察比较全面,调查内容包括21个涉及会计教育各环节的题项,主要针对学生自主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实验涉及领域的广泛性等专题进行考察。

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后,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现有会计实验教学中存在一定优势,如:教师对实验目的的表述较多,教师对实验的要求总是非常具体和严格;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的教材符合;实验中对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做了区分;实验时间与数量具体且实验课课后作业数量较多。但是,也从中看出许多的问题,如: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提问与答疑和课内的案例教学方面表现均较差,没有有效发挥主体引导的作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材的标准化、会计与审计及财务管理的结合程度、实验涉猎经济、金融和管理的程度等方面都较差,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很少同时进行,安排会计流程程序设计及分会计岗位实验均较少,每学期学生很少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这些结果在被调查学生的回答中一致性很高。因此,大学会计专业实验教学并没有真正发挥其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

二 开展会计仿真实验,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会计仿真实验就是让学生在模拟的会计工作环境下,把企业单位的会计业务进行模拟仿真,运用会计实务的操作方法对虚拟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将教与学、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不但能获得会计学科的感性认识,还能从中掌握会计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的技巧。因此,为保证实验效果,建立正规的会计仿真实验室十分必要。但是,实验室要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就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和要求。

1 实验室应有仿真场景和配备齐全的会计专用工具。会计工作的必备用具较多且杂,如计算工具、凭证、账簿、会计用章、财务用章等,凭证转递和账务处理过程有其独特的步骤和具体要求,这就要求有一个特定的工作环境。建立正规的会计仿真实验室,首先实验用桌应相对宽大,以便放置必要的实验用具和学生的实验操作;其次,实验室应有足够的座位和便利的通道,保证每位学生有固定的位置,便于指导教师在实验课上对每位学生指导和监督,也便于实验凭证的转递;另外,实验安排应体现会计实务要求,为每位学生指定相应的工作岗位,如制证员、记账员、审核员等,结合实验内容和过程,并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工作岗位的基本业务操作流程、工作权限和职责范围。

2 实验室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会计实验的手工操作过程即为按特定要求填制各种凭证与账表的过程。采用实物投影设施将现实企业制作好的凭证与账表进行显示,将大大缩短教师演示实验操作的时间;将实验应完成的内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制成多媒体课件,在实验过程中随时放映,既可以减少教师回答学生重复性问题的工作量,又可以减少其他学生等待教师答疑的时间,从而提高实验操作的效率。~7,-1-电算化实验教学除了要在计算机硬件上满足实验要求以外,还应采用现代的实验教学软件系统。该系统能够全面、系统、深入、真实地模拟企业的管理职能、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既能体现企业版会计软件的基本内容,又可以模拟企业的业务数据,让学生在真正接触到企业数据的同时,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从而真正发挥会计实验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实践能力。

三 合理设置会计实验内容,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会计学者较早就从实践角度出发研究会计理论体系(李心合,1992)。有的会计学者认为,会计专业知识、经济业务知识、法规知识和其他相关财经知识都应包括在会计实验中,并称之为会计实验知识化(于玉林,2004)。总之,大学会计实验中对学科体系内审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强调,对经济、金融和管理基础知识的涉猎,符合目前培养会计人才的需要。只有通过会计实验,让学生投入到广泛的对会计基本理论形成进行验证的活动中,才可能甄别出有效的具体教育策略,达到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目标。因此,会计实验教育的改进必须提高实验内容的完整性。但是,现有实验教材的非标准化、理论教材的西方化、实验内容的条块化,使得大学会计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显得十分紧迫。

根据会计工作的具体规范,可将会计模拟实验分为会计手工系统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系统模拟实验两大部分。会计手工系统模拟实验应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进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按会计主干课程的设置,由会计基础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财务管理实验、审计实验组成,在内容上应将各项实验进行有机结合(如财务会计与审计及财务管理相结合,实验涉猎经济、金融和管理等方面),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了会计理论知识和方法后,从实践的角度对书本知识加以验证和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模拟实验主要是与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相关联,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特定方法和步骤。本实验可直接利用会计基础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的有关资料,结合实验教学软件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学生通过本项实验可体会到手工记账和计算机记账的区别及各自的特点,从而领会电算化对会计工作非凡的帮助,也为学生能够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增加信心。通过这两种会计模拟实验,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全面的仿真性会计实践锻炼。

四 精心做好实验指导,提高实验教学的实际功效

为较好地达到实验预期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单纯关注对实验目的的表述和对实验结果的要求,还要根据每项实验的特点、围绕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1 演示式的指导方法。在每次实验开始时,先由教师将实验用具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步骤做一次具体演示,然后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实验

操作。此方法用于会计基础实验和电算化实验中。学生在实验时面对的场景与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面对的场景是一致的,从而使学生体会真实的工作过程,起到真正的训练作用。

2 答疑式的指导方法。在实验开始时,教师对当次实验的内容和使用的核算方法做一总体要求,具体操作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此方法用于财务会计实验和成本会计实验中,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会计核算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专业综合技能。

3 开放式的指导方法。教师只提供实验的基本要求,具体的实验资料、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完全由学生自己设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随时做一些启发性的提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尽可能多地运用出来。此方法用于财务管理实验和审计实验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五 制定完善的实验考核制度,增强实验成绩的有效评价

学生实验课程的成绩应是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各项表现的综合结果。因此,实验考核标准要根据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并结合具体实验的要求和特点加以评定。

1 基本考核要求。即对实验操作的一般性考核要求,包括实验态度是否认真,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及审计报告是否规范,账面是否整洁等。

2 特定考核要求。即针对各项实验特点制定的考核要求。会计基础实验和电算化会计实验着重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过程是否规范,财务会计实验和成本会计实验着重考核学生独立核算能力,财务管理实验和审计实验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3 鉴定考核要求。即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掌握程度的验证考核。在实验结束后,根据本项实验的内容,对每位学生随机提出一些问题让其解答,或抽取实验中的某一小部分让其当场演示,以此判断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实验内容。

通过使用上述标准对学生实验操作进行考核,既能准确评定学生成绩,又能将实验成绩考核转化为激励学生认真、主动、独立完成实验的动力。

六 配备有丰富会计实践经验的教师,提供实验指导的良好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不再是简单机械的操作,而是通过核算、监督、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等多方面为经济管理服务。会计实验是一项仿真实验,要获得高质量的实验效果,就必须配备高素质的、有丰富会计实践经验的实验指导教师。首先,指导教师要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能在实验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按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完成实验;其次,指导教师也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在实验中指导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指导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学生实验,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实验效果。

上一篇: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英语课堂主体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