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行的“一流”梦想

时间:2022-08-01 04:38:17

小银行的“一流”梦想

福建晋江农商银行地处民营经济发达的晋江市,经营规模位居福建农信系统县级行社首位,存款余额位居晋江市银行业首位。2013年以来,在福建“农信梦”蓝图的引领下,晋江农商银行把科技支撑建设、人才管理创新作为打造现代化商业银行、实现“农信梦”的有力抓手,迈向生机勃勃、现代高效的精品银行之列。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起决定作用的资源。人力资源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晋江农商银行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以企业品牌吸引人,以创造机会培养人,以激励机制用好人,以事业发展留住人,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把人力资源建设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依托现代薪酬制度实现真正按劳分配。2013年,晋江农商银行在“基本工资保吃饭,绩效工资靠实干”的政策原则下,制定出台《薪酬绩效考核办法》,推动现代薪酬绩效系统上线,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按量计酬的绩效原则和到点到人、薪酬与业绩挂钩考核的分配原则,有效保持和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员工潜力。

依托竞聘上岗制度实现科学选人用人。遵循“凡岗必竞,凡竞必考,分级聘用,双向选择”的基本原则,全面实施竞聘上岗制度。2013年,晋江农商银行组织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工作,通过笔试、面试、演讲等程序选拔录用15名中层干部,干部队伍得到强化。此外,晋江农商银行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从学校和社会上吸收了包括10名重点一本院校和37名普通本科、专科院校毕业的新员工,进一步充实了队伍力量,优化了人员结构。

通过岗位轮换制度实现有效防控风险。通过深化薪酬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岗位轮换、亲属回避等四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不断加大对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力度,对岗位工作达到风险防控要求年限的重要岗位人员及时进行轮换,2013年全年累计实施重要岗位交流轮换134人次。针对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计划强制休假。

通过现代薪酬制度、良好用人制度和岗位轮换制度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晋江农商银行建立起了充分优胜劣汰的激励竞争机制,追求进步、追求卓越、追求领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金融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2013年,晋江农商银行依托福建省联社平台,加强与外部科技公司合作,大力推进科技建设,提升管理效率、促进业务发展、提升服务水平,把科技建设打造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力。

一是依托科技力量提升办公效率。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晋江农商银行在科技公司的协助下,搭建起移动OA办公系统并实现手机移动办公,进一步提高了办公效率,规范了工作流程,提升了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了办公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开通行内短信频道——电银小贴士,通过电银小贴士将最新业务知识、营销活动传达给全体员工,提升了员工业务知识更新效率和营销能力。

二是依托科技力量促进业务发展。为促进业务发展,晋江农商银行着力从科技系统建设入手,通过手段保障资金安全、客户利益。建设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系统,实现房管部门、银行、业主等多方联动管理,保障专项资金安全,保障客户业主的权益;建设房屋质量保证金管理系统,实现房管部门、银行和开发商等多方联动的管理,为保证金的入库、支用和退款等环节提供安全可靠的资金托管平台。

三是依托科技力量促进服务提升。为提升窗口服务形象和服务水平,晋江农商银行搭建起柜面服务评价系统,通过客户点评、监控、评价柜员服务质量,为制定柜面服务策略、营销方案、员工考评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倡导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在营业网点第三条光纤基础上建立VPN网络接入系统,在各营业网点建立网银体验区,同时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促进了网银、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新兴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

2013年以来,福建晋江农商银行通过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强化科技支撑建设,有效推动各项业务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在人力和科技的支撑下,各项存款余额214.20亿元,系全省农信系统首家存款超200亿元的县级行社,比年初增加32.14亿元,增量占当地总增量19.21%,存款市场份额17.92%,比年初提高0.21个百分点。存款增量、市场份额跃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首。同时,创新推出了“美丽乡村”流水贷和小微企业年审制、商联通和联邦贷等信贷产品,支农支小能力不断提升。

上一篇:香港新移民社会融入的经验与借鉴 下一篇:诚信重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