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真的客满了吗?

时间:2022-08-01 03:16:23

北京奥运,真的客满了吗?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上个月正式发出通知:2008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2008中国奥运旅游年”,宣传口号为“北京奥运、相约中国”。

于是乎,各大中小旅行社、各老中青游客,上北京看奥运的热情愈发高涨。可是,中国奥组委刚刚给出的数据却泼了不少人一头冷水:在第二阶段共收到450万张奥运门票订单,已经超过预算两倍多,“一部分赛事门票已经销售一空”。

这话等于告诉我们:现在还没订到票的游客基本上没戏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中国办奥运会,当然是希望能够圆满成功,毕竟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包括申办、规划、场馆建设、演出、训练、市政配套……几乎一半的中国人都为同一个目标行动起来。而是否成功,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观众人数,毕竟这个数字代表着整个国民的热情。那么按照奥组委的意思,眼下基本上已经可以提前宣告2008奥运圆满成功了!

真的有那么多订票的人会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现场观众吗?真的会每场都爆满吗?我的观点是,现场有可能不满,甚至会很不满。

理由一:从来就没有坐席满员的奥运会。从洛杉矶到汉城,到巴塞罗那,到悉尼。到雅典。从来都没有。

理由二:中国人一向没有计划性,目前的条件也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

先说时间问题。在目前预订的人群中,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准时出现。届时你有时间吗?说不准;

再说交通问题。奥运将会带动一个庞大的旅游潮,有计划的旅游团队将挤占大量的交通席位。这种状况下,有门票的客人们不一定能出行顺利。

再说住宿问题。这是目前北京作为东道主最头疼的事情,最新的消息是连“7天连锁酒店”这些廉价酒店都在搞住宿拍卖,叫价已经超过1500/间/晚。

由此衍生成本问题。这也是最大的问题。因为目前抽签的公平性,事实上广东人抽到的机会跟北京人是一样的,就是说,绝大部分的中签者都要考虑其他的成本问题:去看一次奥运会,除了几百块的门票费用,还有上千块的往返交通费用,上千块的住宿费用,人平均成本可能达到5000元上下……虽然这两年股票牛市,中国人实在有钱,但是认真算一下,到时候就可能有人考虑,是放弃门票预订的成本大呢(毕竟大部分都是几十块的面值),还是继续追加投入的成本大?

想想有点头疼,我也订了足球和篮球各四张票,如果有戏,就不得不面对以上问题。

怎么办呢?简化问题,实事求是,让这些订了票的同志们在真想放弃的时候有个出路,让真想去的同志们随时能够简单找到票。

我们应该承认,那些冷门项目注定了就会是冷门项目,不可能因为奥运在北京开就变成了热门项目,所以这些场合有可能出现冷场。同时预选赛与决赛是两回事,决赛一票难求,预赛一票难卖,这是中国承办众多世界杯赛的事实,目前预订的也很可能到最后退出。

所以我想建议的是,搞好门票资源的配置,让想退的人可以退,想转的人可以转,想买的人随时知道在哪里买。怎么买?最好在超市都可以买!毕竟奥运会不只是决赛(这是我在去年递交给奥组委票务中心的门票解决方案的标题),都市场经济了,搞好安全是重中之重,把卖票搞那么复杂干吗?

上一篇:中国醋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新丽江·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