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中国经济不是“回暖”,而是“发烧”

时间:2022-08-01 02:42:13

郎咸平:中国经济不是“回暖”,而是“发烧”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再次语出惊人,他认为,中国经济不是回暖,而是“发烧”。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郎咸平更是用了“内忧外患”来形容。

“中国经济回暖”是个伪命题

从去年开始,一些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出现回暖――中国股市从去年11月慢慢攀升,领先全世界股市触底反弹4个月;中国楼市今年上半年逆势上涨,而美国等国上半年狂跌不止;中国车市上半年大涨15%,而美国销售下降35%;中国奢侈品消费一片繁荣,成为日本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全世界奢侈品消费则下挫了40%……

“这些数据是不是让人兴奋?中国经济真的回暖了吗?”郎咸平抛出这样的问题。

“你有没有发现,中国经济领先世界回暖都出现在不该回暖的地方,包括汽车、奢侈品、房地产。如果在经济箫条时期,这些市场领先全世界回暖,就不正常了。”郎咸平如是判断。

在他看来,所谓“回暖”,是由于经营环境恶化,很多企业从实体经济撤出,转投虚拟经济炒楼炒股,从而引起中国部分经济指标的上升。所以,他认为“中国经济回暖”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中国经济不是回暖了,而是发烧了。”

中国的危机与金融海啸无关

那么,今天的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发烧”?

郎咸平指出,今天中国的经济问题与金融海啸无关,是中国经济自身的顽疾。他说,中国的经济问题在2006年就初露端倪。“当时红木家具、普洱茶等一些物品价格奇高,股市、楼市也酝酿着上涨。有些经济学家解释为,中国老百姓太富裕了,中国经济流动性过剩了。其实完全不对,当时许多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家,面临投资经营环境全面恶化,于是不做实体经济了,拿出钱来炒楼炒股,从而造成楼市和股市泡沫。这些资产泡沫的背后,暴露出中国经济的顽疾――制造业危机,而根本不是什么流动性过剩。”

“中国经济本身不健康,决策时又用错药。致使出口企业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股市楼市继续高涨。”郎咸平说,金融海啸来得快去得快,但制造业危机来得非常慢,慢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可来了就再也不会走,只会慢慢腐蚀整个经济。

从2008年开始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虽然让中国2009年取得了8.7%的经济增长,但在郎咸平看来,这些措施只是透支了明天的产能,让中国经济面临更大的困境。举例来说,我们大规模投资于中西部的基础建设,比如高速公路,但中西部的高速公路建完之后基本没有车跑,成了产能过剩的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钢材、水泥等,因此可以通过提高需求拉动现在产能过剩的钢铁以及水泥等行业,而目前钢铁行业的供应量是6亿多吨,需求却只有4亿吨。因此,这种基础建设就是所谓的“一锤子买卖”,建完之后无法长期拉动中国的经济。

“总之,根据表面现象做决策,这就是过去这么多年‘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所在。”郎咸平说。

产业升级只会让经济瘫痪

“很多经济学家喜欢说,中国经济要发展,产业要升级,就得经过大批出口企业倒闭的阵痛。所以,很多政策出台简直是一意孤行在进行产业升级。”郎咸平说。

“中国制造业不赚钱的原因不在于产业能级低,而是因为定价权不在我们手里。”以玩具业为例,美国的玩具产业能产生40%的毛利率,而中国只有10%。因为中国的玩具产业只做生产,设计、仓储物流、销售等六个环节,自己全都不掌握。

郎咸平认为,“在原材料定价权和销售定价权都不掌控的情况下,中国一意孤行进行产业升级只会面临两大悲剧:一是更多人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激增;二是中国抗金融危机的能力更差。高科技产品通常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与生活必需品不一样。”

企业家在制造业上退出的后果是什么?郎咸平指出,制造业是经济的基础,如果我们都不做制造,与之相关的物流、销售等六个环节都将成无源之水,产业经济将面临瘫痪。“中国制造业集体败退后,美国将通过私募基金的方式大规模收购中国的制造业。到那个时候,中国人将重蹈19世纪非洲的覆辙,为美国人打一辈子工。”

资产泡沫、经济停滞、通货膨胀袭来

谈到今年的经济形势,郎咸平用“非常复杂、不容乐观”来形容。“中国今年将遇到资产泡沫、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三大冲击。”

第一,郎咸平认为,不用再争论现在的股市楼市是否存在泡沫,可以肯定,现在就是资产泡沫的时代。两股资金推动着股市上涨,一是制造业流出的资金,二是私人避险资金;与此同时,有三股资金推动着楼市上涨,除了前两种之外,银行信贷通过国有企业也进入了楼市。“今年,这个泡沫还会越吹越大。”

第二,中国经济今年将面临停滞局面。“经济靠什么增长?看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吧:消费不可能,中国人均工资为每小时8毛钱,全球最低,中国人平均储蓄额为2万元,去掉1%的富人储蓄,其实人均仅为7、8千,怎么消费?再看出口,过去我们的出口是由于产能过剩,是产能泡沫造成的,现在泡沫破了,出口拉动GDP也无从谈起;只剩下投资了,如果中国再进行如此大的投资,将成为过剩的大黑洞,好在政府已经有所警觉了,所以今年下半年政策将有所收紧,不会再像去年那样大规模投资了。”

第三,通货膨胀必然要来临。“诸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被国际买家操纵,将为通货膨胀推波助澜,所以2010年中国物价上涨将不可避免。”

格外警惕美国的经济阴谋

在郎咸平看来,今年中国经济除了内忧,还有外患。“美国已经对中国发起了汇率大战,今年可能还会发动贸易大战、成本大战。中国要警惕美国的经济阴谋。”

美国整治亚洲国家从来都是先从汇率战打起,日本、泰国、越南都是这么倒下的。“美国对付日本的手段,现在又用来对付中国。”前段时间,美国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并扬言要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一旦美国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3个月之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品一律将征收27.5%的关税。郎咸平分析,目前奥巴马面临着就业问题。“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重振美国本土的产业,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少进口中国、日本这些国家的商品,为此就得让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汇率大战已经开打,我们的政府能不能顶住压力,不让人民币升值,还有待时间观察。”

“汇率战后美国还会再出一招,那就是贸易战,可以看看最近发生的丰田案件。”郎咸平说,尽管丰田汽车确实有问题,但是它绝对不是唯一有问题的汽车。2010年4月,全美发生26次汽车召回,丰田6次。从数量上来说,丰田不算召回次数很多的汽车品牌。丰田第一次召回因脚踏板缘故,但是随后几天通用也因为这个原因召回,却没有什么报道;丰田第二次召回是因为刹车原因,随后通用也有类似召回,也没有过多报道。“为什么美国要抓着丰田不放?因为美国要打破日本制造的神话。丰田是日本高品质制造业的代表,所以美国要拿丰田开刀。你看,本田、日产,很多日本企业不是都受到了牵连?这其实都是美国的阴谋。”郎咸平说。

“中国制造业靠的是低成本,美国就要打破中国低成本的神话。美国会对中国发动成本战,使得中国在国际市场一点机会都没有。”铁矿石、石油、黄金等原材料,今年以来都开始发力上涨。郎咸平指出,美国通过华尔街的金融资本控制了原材料的定价权,这一点使其可以轻易发动成本战。

郎咸平: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

讲座教授

上一篇:香港应担当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角色 下一篇:土地年租制将大大降低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