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时间:2022-08-01 02:10:1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摘要:我国的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出来。但是,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在取得一定的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因此,我们应依据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手段,从而促使我国建筑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应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确定和控制,这样不仅可以将项目投资控制在范围之内,而且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并提高了工程的资产投资效益。一个项目的完整建设,往往需要成百上千万的资金投入,因此在建设完成,该项目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效益,是每个业主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工程的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全程的关注和控制。

一、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工程造价与工程建设阶段性工作相适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在工程招标及承发包工程阶段编制控制价、承包合同价,在竣工验收阶段,全面汇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编制竣工决算,如实体现该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

1、对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力度不够

投资决策是项目建设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主要和最容易忽视的阶段,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投资决策占投资总额的比例较小,但对建设项目的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安排是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个阶段付出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一个建设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

2、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力度不够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设计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75%以上,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阶段,它把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作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精确、严谨,我国目前的建设工程设计实行招投标制度,以这种方式可以规范设计市场行为,但是大多数设计单位对工程技术的掌握能力和经济决策的分析能力不够,在设计中常常重视对技术的研究,而忽视了对经济的决策,设计图纸的质量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设计阶段的造价占项目投资的比例较小,但是对造价的影响程度占绝大部分比例。

3、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力度不够

施工阶段是实行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施工过程的复杂性难免会出现施工图在施工中不符实际的现象,这就要求设计单位把好关,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并制定好解决方案,有效的控制好工程造价,同时还要加大合同的管理力度,保证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还要规范招投标市场,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减少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积极的作用。

4、缺乏事前控制行为

目前的控制方法都是对审核过的工程预算为准,将实际的造价与预算结果进行比对,再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这种方法缺乏对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因而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作业活动,无法实现高效的造价控制。

5、招标活动没有执行标准

实行工程招标投标是我国建筑市场走向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建设单位可以以竞争方式择优确定施工单位,对降低工程造价,进而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根本上消除了先干后算造成工程造价失控的局面。

二、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1、在招标过程中的造价管理措施

我国采用工程招标法的主要原因是让建筑企业通过一种公正、公平的合法竞争来获得对相关建筑项目的建筑权利。在招标的过程中,就要对建筑项目实施的各方面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其中招标单位会根据投标人投递的投标文件,综合分析评价,相互比较,最终选择合适的投标单位承接工程。这样即保证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也便于选出合适的施工单位,也有利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

2、在设计过程中的造价管理措施

理论是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当然也必须建立在对市场行情的相关调查分析上的。在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设计的决策,这可以充分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实时性,保证设计与实际市场行情不脱节,才能更好地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目前鉴于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的高要求,就要求企业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就必须聘请一些专业知识过硬且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因为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后续工作,所以必须要求设计单位进行缜密的设计,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包括工程的使用功能及工程实际成本等,从而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发挥整个工程的最大的经济价值。因此,优秀的设计方案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施工时期的造价管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处理好造价、工期和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在施工期间能够相互协调,使各项建筑施工资源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做好工程造价工作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应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和计算机技术充分地运用到工程管理中去,确保工程质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进行施工时,应对具体的操作流程予以重视并进行严格的把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工程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同时,施工单位还应研究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的施工工艺技术,改进施工方案,创新施工工艺,将先进的工程技术运用到建设工程中,并且提高造价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降低工程造价。

4、竣工时期的造价管理措施

首先,依据图纸内容进行竣工资料的整理分析,核对最终工程量,并根据实际工程量确定最终工程造价。其次,对整个施工流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最后,也是整个工程完结过程中最重要的的部分,进行工程决算工作。

5、高效的施工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

施工过程是项目中时间跨度最大、变化最多的一个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过程是将设计理念付出实施的过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工程造价与预算不相符的情况,大型的建设项目应该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使招投标更加清晰化,减少合同纠纷,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和招投标活动的规范。另外,设计变更在这一阶段的影响程度也很大,应该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确保工程的高质量施工。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来自施工单位的工程变更、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随时掌握工程造价的增减额度,避免积压成堆,心中无数,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

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性行业,建筑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工程造价管理能够通过对建筑工程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主观或客观环境因素加以控制,来有效地控制建设成本,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并且,通过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选取最科学、最合理的实施方案,对工程成本方面进行详尽细致的测算评估,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1]章建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探讨[J].中国矿山工程,2013.(04):30-31.

[2]孙承荣.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问题研究[J].甘肃科技,2011.(03):28-34.

[3]凌启团,曾礼明.浅谈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0.(16).

上一篇:建筑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及造价动态管理应用 下一篇: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