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悟成为语文学习的内动力

时间:2022-08-01 12:58:15

让感悟成为语文学习的内动力

宋代学者严羽曾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深浅,有他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禅要悟,诗要悟,语文学习何尝不需要悟呢?“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它们都是作者的心中之“意”,用笔下之“言”传达出来,是作者对生活、对生命、对世界的感悟,是作者的灵感在笔端的倾诉。所以读者的阅读过程就是要将作品的表面之意转化为自己的心中之意,能入情入文,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与作者的思想沟通。这个言意互转的过程,需要有对语言极敏锐的感悟。故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的培养,在对语言的品味中,悟作者的情感,悟阐释的哲理,悟学习的方法,悟出新的观点……让感悟成为语文学习的内动力,达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教学佳境。

一、品读语言,悟情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语言的迅速领悟。特别是当前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佳作,其中蕴含的情感或见于字里行间,或流于文气之中,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不是靠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解所能感受到的,有些时候,教师的讲解反而会破坏语言文字的律动美、意境美。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品味语言、咀嚼文字,“入文”自然“入情”。朱自清的《春》以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的语言,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指令学生学习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特征细致的描写,而是让学生反复地诵读,在读中体会比喻、拟人的妙用,在对语言的品味中,体会作者浓浓的情感。学生很快就沉醉在文字描绘的意境中了,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真使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二、深入揣摩,悟道

古人说“文以载道”,“文”是表达意的载体,“道”是语言形式表现的内涵。语文学科是具有人文性、思想性的,所选古今中外名篇,无一不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文中的无穷之意,如佛家参禅,静习揣摩方能“透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是就是这个道理。美国狄斯尼的《勇气》以含蓄的语言收束全文,“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这信仰是什么呢?在联系背景,揣摩全文,体会了两种勇气之后,学生们各陈其辞:有的说信仰的是和平,有的说信仰的是自由,有的说信仰的是正义,也有的说这信仰就是一种崇高的爱国情……学生诸多的见解,丰富的感悟使人大为叹服,它比教参统一的答案丰富多了。

三、自主探究,悟学

毋庸置疑,方法是最有用的知识。但学习不是教条,假如学生只记忆了学法的条条框框而并不理解,并不能灵活地加以应用,那学法就失去了它自主的权利,不但没有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反而使其又成为学法的奴隶。学无定法,学法应因人而异,因材而异,因时而异,所以学法不在于“教”,而应注重“悟”,即教师要导悟,学生要自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在自我历练中领悟规律,进行能动感悟,自主探求,悟出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所学内容的方法,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四、质疑问难,悟新

在悟的过程中,最为可贵的是灵感的触发,悟出新的见解,这就是创新的过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有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主进行生动活泼的创造。”能发现新问题、悟出新见解,这是意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它突破了新的空间,这是由悟带来的灵感闪现,是悟性最好的显示。《宋定伯捉鬼》虚构了一个人用智谋制服鬼的故事,揭示了“人一定能战胜邪恶”的主题。在教学中,我们都是把“鬼”作为一个反面形象来认识的。但在学完此文后,有一个学生却不这样理解,他认为,文中的“鬼”是善良的,他并没有伤害人的意思。“定伯诳之”,他直言不讳“我亦鬼”,可见其诚实;“遂行数里”,鬼提出“共递相担”可见其智慧;定伯问“鬼有何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可见其无私……反之,在与鬼的相处中,却暴露出人的诡诈、自私、无情无义……这真是一个大胆而极富新意的见解,这也许是编者、教者都始料不及的吧!

中学语文是基础性学科,中学生都是个性飞扬有鲜活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给他们一副轻灵的翅膀,一颗自由的心灵,让学生用情去感知,用心去体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徜徉中,悟出一片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上一篇: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谈 下一篇:匹诺曹变身真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