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学院远程教学平台的P2P技术

时间:2022-08-01 10:01:39

构建社会主义学院远程教学平台的P2P技术

摘 要:本文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学院远程教学平台的P2P技术,首先设计了社会主义学院远程教学平台的建设内容,接着分析了社会主义学院远程教学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在B/S模式的远程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引入P2P技术,对其加以功能扩充,既可保护原有系统投资,又能和原有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具有非常先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远程教学;信息化;P2P技术

加强社会主义学院的信息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随着各地社院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极大重视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地社院的软、硬件平台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远程教学平台,发挥信息技术在社院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培训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社会主义学院远程教学平台的建设内容

社会主义学院远程教学平台是社会主义学院为统一战线各方面领导骨干、代表人士、后备干部的培训而建立的学习平台。平台可根据地方和单位管理工作的实际,配合远程教学中心工作开展分岗、分类、分层培训和专项培训,也可结合各地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时开展专题培训。远程教学平台还可把培训课程组合成不同的版块,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培训要求。各地各单位引入远程教学平台,与社会主义学院通过合作共建、按需培训、共同管理、按学年合作的模式共同实施各项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分类别分层次的培训,建立学员学习档案,向统战部和派组织部门反馈学员学习情况,形成党外人士的培训和使用相结合的机制。

平台设有:平台公告、培训动态、课程资源、专题培训、项目培训、最新课程、推荐课程、课程模块、专家方阵、学习导航、在线调查、论文集粹、论坛精华等栏目。平台学习系统包括资讯通知、个人信息、课程选择、学习考核、班级管理、互动交流等功能模块,在功能上可实现用户管理、教学管理和系统管理。各类学员可自定必修课、选修课等各类培训环节,实现自主管理,按需培训。

二、社会主义学院远程教学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

目前大多数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都基于C/S(B/S)技术,在这种体系结构中,浏览器请求服务而服务器提供服务,实质上是集中式体系结构,整个网络依赖于服务器。频繁访问服务器端单一资源易造成网络瓶颈,并最终造成网络瘫痪。一个服务器同时向多个客户提供服务,有可能出现网络阻塞或服务器无法及时响应,而同时又有大量闲余的客户端资源无法使用的现象,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最新的P2P技术与C/S(B/S)技术相比,具有网络可伸缩性好、健壮性强、资源的利用率较高、节省投资等优点。使用P2P技术将大大提高这些节点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网络、设备和信息服务的效能。

P2P是一种完全分散式的体系结构,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实体都处于同等的地位,它既可以请求得到服务,同时又可以提供服务,功能与职责对等,称之为对等体(peer)。在P2P模型中,每个对等体都是主动参与者,都贡献一定的资源(如存储空间、CPU执行周期等),各个实体因互为服务而共存,不依赖特定的集中控制。目前P2P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式计算、服务共享等方面已经充分显示出了其强大的技术优势。P2P技术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今后P2P系统的发展方向,使P2P技术成为影响未来Internet发展的4大技术之一。所以社会主义学院远程教学平台构建采用基于JXTA的P2P技术,具有非常先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社会主义学院远程教学平台的构建

P2P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之间直接共享资源,其核心技术就是分布式对象的定位机制,这也是提高网络可扩展性、解决网络带宽被吞噬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P2P网络已经历了集中目录式结构、纯P2P网络模型和混合式网络模型三代,本系统采用混合P2P模型,它继承了集中目录式结构和纯P2P模型的优点,同时又摈弃了两种模型各自的不足之处,因此在当前各种网络模型中成为一种优先选择。常规的基于JXTA的P2P远程教学系统的系统网络模型。

考虑到完全引入P2P和JXTA建立全新的平台系统投入过大;同时考虑到传统的集中式访问对网络和服务器压力太大,所以地市、区县级远程教育单位可以建立多台校外学习中心分流服务器,在分流服务器小区域内仍采用传统的Browse/Server的网络结构,避免投入过大、以节省投资。因此,在B/S模式的远程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引入P2P技术,对其加以功能扩充,既可保护原有系统投资,又可和原有系统进行无缝结合。系统由省社会主义学院本部服务器、院外学习中心服务器和学习终端构成,如图2所示。

远程教学单位通常建立多台校外学习中心分流服务器(院外服务器),在每个校外学习中心内部采用集中目录式结构,即在每个校外学习中心都配置一个超级节点,某个学习中心的普通节点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信息登记在该校外中心的超级节点上,以便于资源的定位;各校外学习中心之间超级节点的连接采用完全图模型,当某个校外学习中心的普通节点需要其它学习中心的资源时,该普通节点所在的超级节点负责向其它学习中心的超级节点发起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查询发起者。服务器以网页的形式提供客户访问网站资源,根据客户的请求,生成客户请求响应然后发送给客户。省社会主义学院本部服务器同时充当P2P网络中的中央服务器的角色,接受客户注册、客户身份验证及节点间握手的任务。各校外学习中心服务器都要安装P2P客户端软件,可以接受本地区客户注册、客户身份验证及资源访问服务[1][2]。

考虑到完全引入P2P和JXTA建立全新的平台系统投入过大;同时考虑到传统的集中式访问对网络和服务器压力太大,因此,在B/S模式的远程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引入P2P技术,对其加以功能扩充,既可保护原有系统投资,又可和原有系统进行无缝结合,具有很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杨杰、汪材印.基于P2P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设计[J].中华素质教育.2004,(11),8587.

[2] 李俊青.应用JXTA实现P2P的方案研究[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25,(4).8992.

上一篇:政府机关公务车改革模式浅析 下一篇:基于小班信息GIS更新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