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状况以及与学习目标的关系

时间:2022-08-01 12:36:02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状况以及与学习目标的关系

【摘要】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有效调查了215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由高到低依次为:求知进取、物质追求、小群体取向、社会取向、个人成就和害怕失败。第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从高到低依次是:动机太强、兴趣困扰、目标困扰和动机太弱。第三,是否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得分不同。

【关键词】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 大学生

学习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有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对其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了解学习动机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更有效地干预大学生的学习,本研究探查了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状况以及与学习目标的关系。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从一所综合性大学和一所工科大学抽取被试本科生232人作为调查对象,回收的有效问卷215份,有效率92.67%。

1.2研究工具

(1)学习动机状况的测量

探查学习动机状况所用的问卷为黄希庭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内容调查问卷”。该问卷从6个维度26个项目测试大学生的6种学习动机的状况: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小群体取向。采用6级评分,得分越高动机越强。

(2)学习动机问题的测量

探查方面存在的所用问卷为宋专茂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题自我诊断测试”,并在该问卷中加入一项:“我有明确的学业目标”。该问卷从动机是否太弱、动机是否太强、是否存在兴趣困扰和是否存在学业目标困扰四方面来测查大学生学习动机上存在的问题,得分越高,问题越明显。

1.3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1.5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状况

从上表可以看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由高到低依次为:求知进取、物质追求、小群体取向、社会取向、个人成就和害怕失败。在1999年黄希庭、郑涌研究的大学生学习学习动机的强度顺序为::求知进取、物质追求、小群体取向、社会取向、害怕失败和个人成就[2];2006年卜荣华测量的顺序为:知进取、物质追求、小群体取向、个人成就、害怕失败和社会取向[4]。结合上述数据和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十余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为稳定。大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是求知进取,其次是物质追求和小群体取向。

分析上述结果,我们可以认为:第一,在市场经济泛滥的今天,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在学习的动力上能够保持良好的内部动机,为求知而学。这一点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格外关注,并要在工作中努力保持的。因为按照过渡理由效应,行为的内部理由容易被外部理由所取代,所以,大学教育工作者要格外注意保持校园的教风和学风,让学生能继续保持该内部动机。第二,我们从排名第二的物质追求动机可以知道,大学生学习的功利化倾向也较为明显。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迎合大学生的动机,在教学中尽量的满足大学生学有所用、学能所用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合理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要比一时的应用更为重要。第三,小群体取向告诉我们,大学生所处的亚社会,学生的重要他人对其学习动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学教育工作者不能满足于知识的传授,大学教师,尤其是对于和学生联系紧密的一线教师和辅导员等,他们的身教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很关键。

2.2大学生学习动机问题的状况

从上表可以看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从高到低依次是:动机太强、兴趣困扰、目标困扰和动机太弱;2006年卜荣华测量的顺序为:动机太强、目标困扰、兴趣困扰和动机太弱。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学习动机问题的严重程度最大的是动机太强,最小的是动机太弱,而且这种状况较为稳定。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最可能出在动机太强上。这可能是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事,太想好好学习或者学到知识,以至于干扰了学习行为或者学习结果本身。按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和行为效率的关系为“倒U曲线”,过强的动机会干扰到行为。这种状况提醒教育工作者,干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格外慎重,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让学习动机干扰到学习行为。

2.3不同学习目标大学生的动机状况

从上表可以看到,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大学生与无明确学习目标的大学生相比,求知进取、物质追求、小群体取向和社会取向四个维度上学习动机得分都要高,而个人成就和害怕失败维度上,学习动机的得分要低。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认为: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有某种关系。当然,是否有明确学习目标要比无明确学习目标更为求知进取等等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但是这种可能性不能忽视。

3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

第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由高到低依次为:求知进取、物质追求、小群体取向、社会取向、个人成就和害怕失败。

第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从高到低依次是:动机太强、兴趣困扰、目标困扰和动机太弱。

第三,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大学生与无明确学习目标的大学生相比,求知进取、物质追求、小群体取向和社会取向四个维度上学习动机得分都要高,而个人成就和害怕失败维度上,学习动机的得分要低。

参考文献

[1]刘明娟,肖海雁.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 J]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23(1).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宋专茂,丁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与导向[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4]卜荣华. 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D].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6.

上一篇:初探保险产品衔接养老社区新模式 下一篇: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