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雾霾 要应急更要治本

时间:2022-07-31 09:41:33

最近几天,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多地的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北京已经持续最高级别霾预警。

1月13日晚,央视节目主持人郎永淳在一场媒体联谊会节目中讲道,“你知道世界上什么距离是最远的吗?”“那就是咱俩走在王府井大街上,我拉着你的手,却看不到你的脸!因为北京的雾霾实在是太重了。”当天,北京其实是雾霾的第四天,但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一度已经达到了极值500,而前一天(12日)PM2.5指数已率先濒临“爆表”。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空气污染。珠三角同样出现PM2.5大范围超标。据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至12日18时,珠三角62个空气质量监测点有49个出现PM2.5超标,占全部站点的79%。根据上海市空气质量实时系统提供的数据,截至13日20时,PM2.5的24小时均值浓度为65.7微克/立方米。中国的空气污染比预计的显然来得更快更烈。

从2011年年底开始,一些地方雾霾频发,由此产生出民间空气监测热受到舆论关注。当时,在环境部门例行通报的空气质量报告中,PM2.5尚未包括在内。2012年2月29日,环保部和质量检测总局公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根据《标准》增设的PM2.5浓度限值,24小时的平均浓度是75微克/立方米,年平均限值是35微克/立方米。

环保部数据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占全国6.3%的国土面积,消耗了全国40%的煤炭,生产了50%的钢铁,大气污染排放集中,重污染天气在区域内大范围同时出现,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三大区域重点城市每年出现霾污染的天数达到100天以上。在长三角地区,冬春季受内陆污染、北方沙尘和本地不利气象条件等综合影响,区域性雾霾和浮尘影响突出;在初夏深秋季节,秸杆焚烧对区域大气PM2.5污染“贡献突出”,常引发区域性的大范围霾污染。除了工业污染外,机动车污染不可忽视。一些地区灰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车辆尾气排放密切相关。中国机动车辆排放的4种主要常规污染物的年排放总量均列世界各国之首。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对环境空气浓度“贡献”超过2/3。而北京的污染源中,汽车排放占20%左右,工业排放占17~18%,工地施工扬尘排放近20%,还有外来的排放物。

空气污染首先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如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影响。另外还可以降低人的免疫力,使人们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病,比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据有关专家介绍,它甚至还会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使某些疾病患者造成“早死”。为此,多地已经陆续启动应急预案,试图将环境危害降到最低,比如,限制一定数量的公车出行,强令一些高排放企业停工等。应急是必须的。

严重的雾霾天气持续多日,让相关市场变得敏感而火爆。仅仅口罩一样,就在全国多地出现脱销现象。据报载,淘宝和天猫仅11日和12日两天,全国就有2.3万笔口罩订单,合计近50万只口罩,其中,仅北京地区就有6920笔订单,总共卖出近14万只口罩。1号店的家居口罩产品13日销量比平常增长了14倍,14日则达到了20倍。苏宁易购的口罩产品从12日到15日销量一直快速增长,一度出现了库存紧张的情况。而易迅网从11日起,3日内防尘口罩的销量环比增长超过了500%,由此前一天几十只到几百只暴增至一天2000至3000只,其中北京地区的销量增幅最为明显。除了口罩,相关环保与空气净化类产品也销量大增。据1号店透露,空气净化产品销量在14日达到顶峰,增长接近5倍。人们对污染的关注不限于购买空气净化器和口罩,也波及到资本市场。相关口罩概念股、环保股与医药股几日来都出现不同程度涨幅。周一(15日)早盘,泸指低开0.30%,但环保板块领涨,一些与PM2.5领域相关的个股更是大涨,板块指数涨幅接近3%,位居两年行业板块涨幅榜前列。截至当日收盘,三堆丝(300056.SZ)、创元科技(000551.SZ)、先河环保(300137.SZ)等3只个股涨停。从人们关注环保股的热情分析可知,尽管眼下中国各种投资过剩,但地方政府对环保投资有足够的动力。

以交通减排,控制尾气为例,北京从2008年奥运会起,有关排放标准的实施一直备受关注,减排的压力与日俱增。北京率先采取了限购、限行等强力措施,试图通过遏制疯涨的汽车保有量,减低机动车辆污染物对空气的影响。据北京市交通委统计数据,北京市机动车辆在2005年至2010年间迅速攀升,从258万辆增加到481万余辆。2012年2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500万大关,到2012年11月底,保有量增加到518.9万辆,目前北京市全市机动车保有辆已突破520万辆,驾驶员达到748万人。交通部门预测,2016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600万辆的上限。汽车保有量之高看来不仅让北京背负“首堵”之名,还要背负“首毒”之名。汽车尾气成为北京PM2.5防治的重点“打击”对象。然而从保有量变化趋势看,治理之路还有多长多难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始终是首屈一指的,而且还有快速增长之势,大气污染可想而知。前不久,媒体曾就南方供暖问题争议不休,这一次的雾霾确实敲响了警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忆向媒体提供的数据称,南方地区城镇需要供暖的住宅约70亿平方米,如果全采用集中供热,与目前比较,每年能耗要增加5000万吨标煤。而气象对空气污染物浓度影响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温度、湿度和风。湿度大而少风的南方城市更容易受到污染物排放影响。到了冬季,因为冬季的冷空气,特别容易形成所谓的逆温层,昼夜温差导致扩散空间大大缩小,如果稳定的扩散空间存在四五天,污染物就会积累,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雾霾天气就形成了。南方城市湿度大而风小,如果能源仍然采用煤炭为主空气质量将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如果能源问题没有解决,南方就开始集中供暖,那么下一个空气重污染区就是南方便毫无疑义。

稍作一些分析,便可认识到,限制一定数量的公车上路,强令一些高排放企业停工等应急措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资源的压力在继续增大,污染问题会越来越棘手,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解决污染问题,长远的还须从根本上、源头上寻求解决。我以为一是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这个观点其实并不新鲜,但却是根本。可惜,现实跟不上认识,一些地方仍在借助透支环境发展经济,给未来留下非常大的隐患。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层面的代价,也必然会越来越大。如果未来的发展,不能在保护环境中进行,则“美丽中国”定会成为一句空话,“五位一体”的目标也会模糊在记忆中,无法实现。二是努力实现既定减排目标。节能减排,这既是中国保护自身环境的必需,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既定减排目标,需要切实完成。减排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适当政策,当着重引导企业将减排内化为企业战略及方向。企业重视减排,是其自身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应当承担的义务。有些时候,这种义务光靠政府强迫不行,还必须依靠合适的制度加以激励。三是到位的环境监管。政府要对环境负责,须增加投入,还掉环境欠账。环保部门在自身职能的履行上,应有更高的要求。解决过去在环境监管中,一些地方环保官员将监管权力异化、利用权力寻租及环境评价走过场等极不负责的行为发生。四是动员全社会,让每个公民尽己本分,担当责任。现代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尤其是汽车社会的到来,给诸多大中城市的环境保护增添了不少压力。大众尽量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乃助益社会之举,这一点并无疑问。在环保和便利出行方面做出平衡,是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做出的选择。这次连续6天的雾霾天气非常现实地告诉人们,环保方面其实已经没有退路可走。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为他人谋福祉,也是在为自己谋利益。从西方文明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看,中国从现在切实行动起来,通过10到20多年的努力,会初步回归青山绿水白云飞的宜居环境,“美丽中国”也一定能建设成功。

上一篇:《投资与理财》评出——2012十大明星私募基金... 下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欠发达地区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