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兴趣点 驱除寂寞感

时间:2022-07-20 10:21:59

退休后,较长一段时间觉得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因内心空虚,就常常回顾往事。快乐年华、幸福时光往往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而有些不快之事却心中常驻。有时为岁月中错失的机遇、未实现的理想、做得不完美的工作、意想不到的失误等追悔嗟叹。自知这是毫无意义之杂念,但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本应享受安逸休闲之乐,但因愧悔失落之感的缠绕,常常萎靡不振情绪消沉,有时心烦意乱脾气暴躁,夜间失眠,做梦还常重返往事情景。

理智提醒自己:寂寞杂念不驱除,就没有晚年之福,对健康也危害极大。必须调整心态自我解脱。我发现许多老年朋友,退休后生活得很充实:或发挥专长二次创业,或热心公益乐此不疲,或上老年大学实现未竟之愿,或研习书法、绘画、摄影等展示才艺,有的热衷于集邮、收藏孜孜不倦……他们的快乐秘诀有其共同点,就是“心有所仪”,专心去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

我开始用找事做转移精力,在现实中寻求平衡。看报是我多年习惯,于是多订报,买喜欢的书刊杂志,用“多读”占用时间。慢慢在读中找到些兴趣点。比如:对某个历史人物想了解其经历归宿;对一些典故想弄清原委;对常用诗句想探究出处等等。这些问题,慢慢凝聚了我的思维,吸引我从书中释疑寻趣,读书逐渐成为退休生活的主旋律,心灵有了归宿,寂寞感和杂念也悄然淡出。

当做事有了兴趣的支撑,就会成为爱好。“悦读”使我在休闲中找到新“工作”,也使我返老还童重回学生时代。不仅在家中读书看报,还常到图书馆博览或查阅。有时沉醉痴迷于书中,竟然废寝忘食。开始是随心所欲的读书,后来自觉变成“一心、两性、三动”的读书法。即沉下心来,有计划、有目标地读,加上动笔记、动脑想、动手写的习惯,形成一套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悦读链”。摘抄名言佳句,积累知识、有助记忆,以备以后欣赏和应用之需。心中总思考,带着问题在书刊中一探究竟、获得答案,就更觉有动力。读书尽兴拨动心弦,随笔写些读感,或诗或文,好像找到一个会话抒情平台。有些习作被报刊采用登发,更添一份意外喜悦,觉得心开意适。

自从找到这个兴趣点后,我感到晚年生活很充实,心态更阳光。从中也获得许多宝贵启示。

首先,“悦读”使我在时间的大海中找到灯塔,找到心灵停靠的港湾。正如高尔基所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愈加光明和有意义”。其次,心仪读书之趣,更喜独处之静。孤独,也是一种人生享受。它是繁华中的宁静、忙碌中的解脱,没人在意、也没有拘束,享受自由自在回归本真的生活。可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逸,也可以一杯清茶诗书为伴。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岂不也是享受?再次,深感老年“悦读”是养生的一种最好方式。我很崇拜南宋大文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爱书如命读书如痴,这是他近万首诗词创作的活力源泉,也是他益寿延年的养生之道。生在战乱之年,历经风霜坎坷,享85岁高寿,当世稀有。坚持苦读不辍,是他晚年淡化寂寞感、失落感的良方,是排忧、解怨、清心、制气的精神调适剂。“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这秉烛夜读之情景心态多么感人。另外,“悦读”使我深悟人生哲理。过去的经历,不管成败得失,俱已是记忆的积淀。岁月不复返,后悔往事耗费精神,带来负面情绪,则比损失更损失。对老年人来说,用有益的内容填充当下每个瞬间,就是无限延长生命。正如心理学家所说:“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

老年朋友们何不在晚年生活中,专注自己喜欢的事,用兴趣爱好填补休闲时光、慰藉空虚心灵,也充分展示个人的潜能余热、才华技艺,获得更多的夕阳福、老来乐呢?

上一篇:培育多彩校园文化构建和谐快乐校园 下一篇:探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