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时间:2022-07-31 09:30:30

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区域观及区域分析不容忽视

一个很重要且亟需解决的问题,应是充分认识到不可忽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区域观及相应的基于区域视角的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涉及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学问题,尽管有学者认为“经济学似乎从来都没有忽视‘空间’”②,但学界仍一致认为,在经济学发展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区域空间因素没有引起理论界必要的重视,被誉为西方区域经济学创始人的艾萨德就曾抨击经济学分析是“在一个没有空间维度的空中楼阁中”进行的。随着区域经济学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空间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本要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地理学得到蓬勃发展,在金融活动的区位问题、金融排斥及货币地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国内也逐步兴起了金融地理领域的研究,尤其集中于金融中心与金融排斥方面,但有关金融中心的研究成果并没有与各区域中小企业融资运行直接联接起来,有关金融排斥的研究成果很少及中小企业融资而主要集中于农村金融排斥。与此同时,专注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却又往往忽视区域空间背景与条件。总的看,理论界还没有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基于金融地理学的系统研究构想。由此可以预期,以中小企业融资现象为突破口,以区域空间为视角,构建中小企业融资的空间分析框架,可以极大地丰富金融地理学的研究内涵与外延,为金融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证基础,为优化金融实践提供更具区域针对性的思想与方案。缺乏区域空间视角的分析将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方案与建议变得十分抽象而难以“落地”实施。显然,已有研究所涉及的中小企业融资运行中各类利益相关主体及其利益目标、主体结构与联接方式等均受着区域所蕴含着的历史与现实中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应该看到,抽象掉区域特征的分析往往会将中小企业融资运行中的复杂情况过度简化,导致分析变量的大幅缩减,从而影响研究成果的真实性、适应性和应用性。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存在量或质上的区域性差异,供求结构与规模不同、影响因子类别与结构不同等均足以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已有不少忽视或忽略区域空间特征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所提供的只是“半成品”,有待通过区域因素的接入来转化为“最终产品”以供决策或政策研究采用。也就是说,中小企业融资现象既有区域一般性,更有区域特殊性,其区域一般性的研究是必要的,而区域特殊性的研究更不可或缺,或者说,区域一般性的研究是为区域特殊性的研究奠定基础的,最终目的应是聚焦于区域特殊性研究。进一步看,中小企业大多为非公经济成分,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涉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两个层面的问题,围绕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无疑将成为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对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又将具有全局的重要意义。对于如此重要的研究议题,必须对其展开多角度的分析,力求全方位地掌握该问题的运行特征,更加客观地揭示其中的规律,从区域空间角度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就值得尝试。

二、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分析的若干重要判断

1.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分析不是取代而是力求丰富相关研究。前已述及,已有研究大多将区域空间因素视为外生变量,而事实上,基于历史和现实的、人文的和政策的等多方面原因,各区域中小企业发展态势、规模与结构及各区域金融业发展规模与结构等均表现不一,从而必然导致各区域中小企业融资难出现程度的、结构的、长期或短期的以及演变趋势等层面的差异性,已形成的研究模式与路径大幅度削减了必要的研究内容。已有研究虽未关注区域空间因素及其对其他各类行为主体的影响,但毕竟还是多角度地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的多主体及其关系,只是未能结合区域空间背景对这些主体存在的条件、特定的主体行为及主体间相互关系等详加考察,从而导致结论缺乏空间依据及空间特征。但已有研究仍具有积极的作用,只是需要空间因素的修正。基于区域视角的分析并不是试图取代已有研究,而是试图通过建立区域空间分析框架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的众多利益相关主体纳入其中,全面细致观察特定区域的这些利益相关主体的运行特点和利益结构,改造已有研究的分析起点,为已有研究注入区域空间烙印,在此过程中,因为区域空间因素的接入,区域空间地理的、人文的、历史的等诸多层面的因素将不得不被考虑,由此也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更加跨学科化,而这也意味着该研究领域有着日益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显示了视角的拓宽对于提升研究水平的重要价值,当然,这对理论界及研究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基于区域空间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将面临着繁琐复杂的任务,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个别案例的深入剖析开始,逐渐扩展研究对象,进而对不断增加的样本区域进行分类分层对比研究,由此准确界定区域的边界,既寻找个别案例中的运行规律,更探寻各区域普遍共性规律。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区域空间范式的经济学分析强调在一个非均质空间中经济活动及相应的资源配置在一定空间上的“聚集”,并由此产生“棘轮效应”,不断强化各区域的差异性。这种分析模式可否运用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是值得探究的。以规模而非产业类型为标志的企业融资现象是否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或区域特征?这种差异或特征主要表现在哪里?如何确定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这一特定问题的区域边界?这种区域差异或区域特征是否明显?如何科学评价这种区域差异或区域特征?这种区域差异或区域特征背后的根源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运用已有区域经济学分析方法或创新区域经济学分析方法来予以解答。

2.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分析特别注重分析结论的政策价值。区域空间因素的引入试图改变现有研究“就事论事”“、就现在谈现在”的静止观、机械观,力求更加真实地反映各区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程度、由来、趋势、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为其中的各类利益相关主体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将通过对重点、典型区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找到问题区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形成的来龙去脉,特别是造成融资困境的主要环节,为集中政策资源寻求重点突破创造条件;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必将通过不断增加研究样本更广范围地掌握该领域的普遍情况和趋势,进而确定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点问题区域,从而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主体决策提供针对性的行动方案。需要强调的是,重点问题区域的厘清为更高层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政策重点方位,使中央政府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相关政策安排更加地方化、更具区域适应性。由此也可见,从区域空间角度观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采取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需要采用严格的实证分析方法;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必将涉及对中小企业发展整体区域环境的详细考察,并从中准确把握融资困境在整体发展环境中的重要性程度及融资与其他发展环境因素之间的联动效应,为地方政府梳理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供有效的指南,进而使地方政府能有序、适度地采取措施以缓解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分析应谨慎对待国外经验的借鉴应用。已有不少研究涉及对国外经验的总结并倡导大幅度借鉴这些经验。本文认为,这种取向并不足取。如果忽视区域或空间因素,这种做法或许显得很自然,但如果考虑区域或空间因素,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国外经验的“水土不服”甚至误入歧途。各国基本经济制度乃至经济运行机制都存在较大或根本性差异,表面上都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有着内在的质的和量的差异。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各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看法、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赖以依托的诸多环境因素等均有自身的特点。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民营经济成分,而我国民营经济培育发展的背后动力是经济体制改革,改革进程决定了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和发展质量,由此可见,基本区域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还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各区域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改革进程的特点、效果及进程等又与各区域内生的自然、人文等因素直接关联,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既有区域诱致性因素的影响,又有区域政策性、体制性等强制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决定和影响了国外相关实践经验的可借鉴程度。继而我们应看到,国内各区域同类实践经验的可借鉴性更值得肯定。比较而言,国内各区域中小企业融资难更多表现为量的、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相对较为明显,而在后期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会渐渐弱化。

总的看,基于区域或空间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分析既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视野,又丰富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基于区域或空间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分析既有对研究方法的科学要求,又是对孜孜以求的研究精神的锤炼。本文旨在呼吁理论界重视从区域或空间角度出发观察、关注中小企业融资的运行状态,从而更加深入地、更有针对性地探寻中小企业融资基本规律,为中小企业融资运行框架中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为优化货币资金配置提供科学的判断,最终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作者:吴志远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上一篇:征信信息平台建设的企业融资论文 下一篇:林业企业融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