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区域经济论文

时间:2022-06-19 08:06:54

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区域经济论文

一、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PDCA阶段分析

(一)P(计划)阶段:发挥区位优势、注重顶层设计在PDCA循环模型中,P即计划是整个循环的开始同时也是整个循环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计划阶段的得失直接影响和制约后续循环的效果与结果。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对河北沿海地区的区位、现状进行战略管理SWOT分析工具,根据其目前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河北沿海区域临渤海、近京津,成就其腹地广阔与华北和西北对外开放窗口优势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京津地区的“极化”效应;具有良好的矿产、油气等战略资源潜质,但水资源的匮乏与环境承载力的降低却极大地制约了其发展;2011年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其发展提供重大契机与机遇,但京津地区的“一亩三分地”思维与地方保护主义使双方合作难度系数增大。由此可见,河北沿海区域发展相对缓慢除却其自身在资源、环境上的局限,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京津地区“极化”效应的影响。因此在规划上,应该着重注意政策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强调顶层设计的宏观规划,采用目标管理的SMART标准,统筹区域经济资源并发挥特色与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用系统论的视角,在服务业上应该继续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与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在现有旅游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打造有特色、有品牌的旅游产业,使其良性发展;物流方面大力发展港口工业,完善交通路网的建设;在工业方面则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吸引京津地区、日韩国家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引进人才方面,积极吸引京津地区高校的入驻,以教育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文化与创意、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人才流动缓解人才流失。

(二)D(执行)阶段:全面与贯彻并重的执行关于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孟卫东(2013)等曾通过对政策动态一致性的博弈分析模型对其经济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增强河北沿海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政策制定的程序性与灵活性;提高政府公信力;协调省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目标;行政管理协调化与政策一体化。刘邦凡(2013)则通过对河北沿海区域政策非一致性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出政府应该在政策一致性的基础上改善治理理念与方法,并更加注重政策客体的反应。整个PDCA循环在本质上是动态的、持续的,因此指导河北沿海经济区域发展的政策也应该是连续的、动态发展的。在计划阶段,制定的政策具有宏观性、包容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加大政策的针对性。以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规划中的钢铁产业为例,在具体实行产业政策计划中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产业重组原则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重点发展造船板、桥梁板、高强度轿车用钢、硅钢板等高附加值产品,适时建设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政府方面更应该保持产业政策的连贯性与一致性,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提高公信力,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物流与公路、海洋港通网的建设,以保证其产品原材料与成品的运输需求得到及时满足。同时在吸引京津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应当考虑到本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为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制造障碍,不以损害人居环境为代价。

(三)C(检查)阶段:查找漏洞,及时反思同志曾经说过:“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怠工的最妙方法。”如果仅对既定规划不加思考地执行,同样也是一种对政策的曲解。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实施同样需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检查与反思。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因此检查工作的根本标准就是政策是否促进了该地的经济发展、是否是有质量、有效益地发展与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规划制定与执行的检查工作应该以年度或项目管理为周期,采用短期检查与长期检查相结合,运用上级检查、组织自查、重点抽查等方式对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解决与反思。仍以沿海区域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规划中的钢铁产业为例,目前钢铁产业的重点项目有首钢京唐钢铁二期,石钢搬迁改造项目,马城、大贾庄、司家营铁矿开发。这些项目的落实势必会给当地产业技术革新与淘汰落后产能带来发展契机,但是铁矿石的供应情况、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相关物流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日益提升的产能需要;此外,钢铁产业属于耗能与污染较大的产业,大规模钢铁产业的集聚是否会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造成影响;与此同时,产业的集聚是否会带来同质化经营竞争而产生内耗都是应该检查与反思的问题。从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如铁矿石的开采、运输、冶炼等一系列生产环节进行梳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与责任意识,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纳入政府对企业监管项目并重点监管,形成制度性规范,优化流程管理,提高钢铁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A(行动)阶段:动态、持续的质量改进“A阶段为两步:一是标准化,把成功经验总结出来,加以标准化;二是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为解决决策者偏好多样性与相机决策的问题,需要一定的政策程序性与灵活性,但无论是程序性还是灵活性,最终的目的都是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并把全程循环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障碍纳入到下一个循环中。PDCA循环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封闭循环,实质上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逐步上升的螺旋路径,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不是一蹴而就或短期见效,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发展中不可解决的障碍,很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或发展契机。以河北沿海地区钢铁产业与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例,二者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PDCA循环圈,但是又相互嵌套在河北沿海区域经济的大PDCA循环圈,正是由于钢铁产业在PDCA循环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PDCA存在循环的必要性。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PDCA循环不仅关涉到河北沿海地区与其腹地,更是京津冀经济圈中的重要一环。其重在应该建立起发展规划的长效机制,并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与政策法规来保障实施。从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家战略,中央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环渤海”概念匿迹到三次提到“京津冀”,都明确地传递出国家战略的调整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地位的升级,更是在为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沿海地区勾勒出长远可行的规划与制度保障,进而推动更高层次的PDCA循环。

二、结论与建议

河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除却依靠其天然的区位优势,也不同程度地依靠其腹地的经济支持,因此必须强调政府在规划与监管方面的主导作用,使其沿海地区与腹地协同发展,从而满足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诉求。与此同时,京津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虽然在国家扶持京津冀经济圈的顶层设计下有所收敛,但长久以来形成的“极化”效应却并未消失,因此河北沿海区域应该以整体的姿态进行资源的战略整合,突出优势,提高竞争力,形成发展的合力,缓解资源与人才外流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经济发展从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动态地发展着,因此河北沿海区域经济的PDCA循环模型也应该贯穿于河北沿海经济发展并随之动态发展、变化,防止固化甚至形成“内卷化”效应,“即一种制度模式发展到一种确定形态后,便停滞不前或难以转化为更高级模式,进而导致该制度功效退化乃至丧失。

作者:刘邦凡肖俏李艳英单位: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教师

上一篇:专业结构调整的区域经济论文 下一篇:发展指标评价的区域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