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脑梗死36例分析

时间:2022-07-31 06:35:03

无症状脑梗死36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0)-05-0084-01

无症状脑梗死(SB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常见于老年患者,是指无卒中病史,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颅CT、MRI或尸检发现梗死灶,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无卒中史人群存在的脑梗死灶,二是卒中患者存在的不能解释其症状、体征的梗死灶,其病灶大多为小而深,在CT上具有“腔隙”特征。随着头颅MRI广泛应用,检出率高达70%[1]。病变多累及基底节或内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是危险因素,SBI可演变成有症状脑卒中或发展为血管性痴呆,故防治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36例SBI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其中无卒中症状无卒中病史,头颅CT或MRI发现有梗死灶者14例,男性11例,年龄在42~76岁,平均65.2岁,女性3例,年龄在46~70岁,平均60岁,男女比例为3.7:1,有卒中症状或卒中病史,头颅CT或MRI发现有与其症状体征无关的梗死灶22例,男性16例,年龄在46~78岁,平均67岁,女性6例,年龄在48~70岁,平均62.5岁,男女比例为2.6∶1。

2 临床表现

SBI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头痛11例,头晕、头昏23例,主观感觉肢体麻木3例,无力4例,笨拙1例,健忘7例,假性球麻痹1例,反应迟钝19例。

3 讨论

3.1 发病率 国外报道数据不一,SBI发病率为5.9%~28.1%,比有症状脑梗死高5倍。目前随MRI广泛应用,老年人中头颅MRI发现率高达47%,且男性多于女性[2];SBI在美国1990年脑血管病新分类标准中被列为第一种脑血管损害[3],Vermeer等提出,MRI上有1个或多个梗死的证据,但没有相应的卒中或短暂的脑缺血发作史,即可诊断为SBI。实际上,SBI并非真的无脑缺血症状,多数患者经仔细询问病史,可发现相关症状,如头痛、头晕占72%,其次为肢体麻木占8%。

3.2 急性脑梗死病例中可发现10%~30%的患者有症状以外的梗死病灶存在,可以是新鲜的,也可以是陈旧的,但患者完全无主诉,病灶多发生在基底节、脑室周围的白质,其次为丘脑、脑干、皮质下、白质及小脑等,这些部位变为腔隙性脑梗死的好发部位,但对于一些较小病灶,特别是直径

3.3 危险因素 SBI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类型,它与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关系密切。高血压占首位,它引起小动脉硬化,管壁玻璃样变,并有玻璃样物质沉积,因此管壁厚且渐变狭窄甚至闭塞,这种病变以直径小于10um穿通支动脉为主,好发于基底节区与白质,且呈多灶性。本组病例高血压占71%,其次为糖尿病、高血脂,因异常的糖代谢或脂代谢促进脑内小动脉、微小动脉硬化,引起微小的、深部的脑梗死,本组病例糖尿病占8%、高血脂占16%;而且SBI多发生于老年人,男性多见,本组病例男性占73%,65岁以上占65%,另外,血液高黏、高凝状态及吸烟所造成的凝血异常和血管痉挛等血液流变学改变,而导致动脉硬化,亦会引起SBI。心房纤颤亦是危险因素之一。

3.4 预后 SBI发生部位和病理生理机制方面与症状性脑梗死是一致的,仅由于局部脑组织有一定的代偿功能,在缺血、缺氧发生的同时没有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表现,但形态上已产生了脑组织缺血和坏死。SBI与症状性脑梗死一样,脑的储备下降,SBI加重或发生症状性脑梗死的可能性更大,有分析认为,SBI发生症状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比常人高10倍。再者SBI易发展为血管性痴呆;在反复发病中,小梗死灶致认知功能全面衰退。由于SBI患者有全脑灌注普遍下降的病变基础,故在双侧大脑半球出现无症状腔隙灶而损伤双侧锥体束会发展为假性球麻痹。本组病例就有1例出现。

3.5 治疗 SBI治疗与有症状脑梗死治疗相同,同时应采取社会化综合性预防措施,定期体检,对有明确危险因素者,进行干预和治疗,定期查头颅CT或MRI,以降低症状性脑卒中发病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耀山.无症状脑梗死研究现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1):58-60.

[2] 沈扬,王继琛,康德喧.急性脑卒中者无症状脑梗死的检查及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3,25:81.

[3] 郎森阳.无症状脑梗死的部位和类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3):646.

上一篇:护士心理因素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6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