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牛卖到外地去

时间:2022-07-31 04:46:26

郭纲是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草原上的经纪人,主要将这里的牛贩到外地去。今年对农牧民来说是个好年景,因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雨水特别多,草长得很好,草好,牛就好,就能卖出高价钱。可在两年前,就算草再好,郭纲都会犯愁。

克什克腾旗的牧民一直延续着几百年前的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生产经营非常粗放。因此,牛的育肥速度也非常慢,每头牛需要经过10个月的养殖期,才能拉到屠宰场。

2003年,当地政府发现西门塔尔和夏洛莱两个品种的牛效益可观,就开始大规模推行黄牛冷配改良。当地的蒙古牛个子小,出肉率低,出奶量也低。而改良牛个体大,上膘快。到2005年,当地有近一半的农牧民通过黄牛冷配改良成了西门塔尔牛。

不过,虽然换了新品种,农牧民还在沿用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养牛方式。每年要到6月份禁牧期结束,将牛放养在草原上自然育肥到8月份,才能达到屠宰标准,上市销售。当地的屠宰场也只到此时才开始屠宰,大量牛集中涌入市场,而本地市场容量有限,销售难的问题可想而知。

本地市场卖不动,郭纲只好想办法拓展销路。2005年。他将一车牛运到河北去销售。到了那里,他才发现外地市场和自己想象的大相径庭,那里卖牛不分季节,郭纲运去的牛很快就卖掉了,他觉得这既是个新商机,又能解决当地牛滞销的问题,就想长期在两地之间做买卖。可这就意味着他要长期提供货源,如果还按照原始的养殖模式,很难做到长期供货。

回去之后,郭纲就开始宣传他在河北的见闻。他要让村里人都知道外地的市场行情,调整养殖时间。

养殖户毛文军2005年响应号召,也养上了新品种牛,可当年的收益让他很失望。听到郭纲的话,他动了心,想一年四季都能卖牛,只是想不出办法。当地还有一个养殖户徐贵,他的养殖方法与众不同,是半舍饲方式,即圈养与散养相结合。他刚开始养西门塔尔牛时就建了牛棚,白天将牛散养在草原上吃草,晚上则圈养起来喂饲料。徐贵还算过一笔账,用这种方式养牛,每天能净挣10元左右。毛文军听说了这个消息,于是,2005年秋季,他建起了牛棚。

虽然这样养牛要多花饲料钱,但出栏时间比原来缩短了6个月,省出来的这段时间又可以再循环养牛,从而使牛常年都能出栏。而且,由于70%以上的牛分流到外地市场销售,滞销局面得到了缓解,价钱也有所提高。

现在,克什克腾旗几乎都将牛改良成了西门塔尔和夏洛莱两个品种,并且从原来单纯的游牧方式养转变成了半舍饲方式,全年都可以出栏。全旗每年出栏肉牛10万头,年产值3亿元。

点评:一个产业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摒弃落后的生产方式,淘汰落后的产品。在养殖业里,就必须注意品种改良以及养殖方式的转变。另外,不能将眼光局限在本地或周边市场,而应向外探索、延伸,有了更大的市场,才能将产品销售出去,同时还能让行业参与者根据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种类、生产结构或方式,从而达到长久获利的目的。

上一篇:订单 第10期 下一篇:山羊为何要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