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民族中学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31 04:19:06

新形势下民族中学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风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学风,从广义上讲包括教风。从狭义上讲就是学习风气,即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表现。良好的学风,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是学校治学态度的综合体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风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成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真理、崇尚科学、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建设优良学风也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基础。因此,民族中学要明确育人方向,以学风建设为根本,常抓不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时期跨世纪人才提供坚实的保证。以下就从民族中学学风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来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族中学学风。

民族中学学风建设现状措施一、民族中学学风建设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看,民族中学依法治校的良好局面已初步形成。但由于高中扩招等因素带来的学生生源质量的大幅下降,加之家庭贫困、就业困难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诚信考试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习风气亟待加强。

要提高和扩大民族中学办学层次和发展规模,必须要有良好的学风作为保证。近年来,各地民族中学紧紧抓住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机遇,不断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有力地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同时加大了软硬件建设的力度,育人环境也迅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大好时光抓紧学习,积累知识。他们中的多数能够积极上进、有创新意识、刻苦学习,身上体现了当代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但其中也不乏这样的学生:他们自制力差,不珍惜上学的机会,学习漫无目标、整日不思进取,谈恋爱,泡网吧、游戏厅等场所,不努力学习,考试时想方设法投机取巧作弊。有的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素养,公共意识差,吸烟,不遵守大会纪律等,有的甚至打架、喝酒以及做其他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违法的事情。

二、不良学风产生的原因

这种不良学风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上的发生的有些道德败坏行为、还有崇洋、拜金主义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都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有些父母离异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还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互相攀比。加之有些父母过分溺爱和迁就孩子等这些问题,都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危害,使他们只知享受,不愿吃苦,经不起挫折打击,自制力差,经不起诱惑。这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缺乏自信心,更谈不上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三、对抓好民族中学学风建设的几点建议措施

(一)要统一思想认识

校领导、全校教职工和全体学生把学风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件长远的、重要的大事来抓。校领导要亲自带头抓学风建设,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教研室、党支部、班主任、兼职辅导员、任课教师都大家要齐抓共管,对学生的学风建设教育常抓不懈。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要有时代的紧迫感、将来升学及就业生存的危机感,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要注重培养选拔一批学习好、素质高的学生干部作为带动力量,在校园内逐步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良好风气。

(二)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与学风建设关系密切。以学风建设为切人点,以提高中学生道德素养为落脚点,结合学科特点,各党支部、团支部、职能科室、教研室要不定期地开展对学生的形势教育,做好学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要充分利用校刊、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介,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和育人氛围,强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好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学校要抓学风建设,重在落实责任。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最为直接。因此,班主任的思想品德、管理方法、言行举止、情感态度、性格气质等不仅影响班级学风、班风,而且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抓好学风建设,首先要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

2.通过班主任规范班集体建设。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主题团日、主题班会和个别座谈会等形式,在学生中进一步深入开展学风建设的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学风建设献计献策。

3.班主任要和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和管理的模式。要求班主任每天必须检查学生的考勤、出操、宿舍内务,每门课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思想动态等。班主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档案,以便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加大并细化对班主任的量化考核。对班主任的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工作优秀的班主任要及时表扬、奖励。

(四)进一步端正任课教师的教风

教风与学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没有好的教风,学风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教学质量也就没法保证。学校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兼有的多种角色,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和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任务,教师的劳动价值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班级要建设优良学风,任课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全体任课教师要在所任课班级的学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学校必须重视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要建立与办学特点相适应的师资管理理念和机制,在专、兼职教师队伍中开展师德教育和教风建设,并配以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带好班、上好课。教师要树立主人翁精神,强化教书育人责任意识,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的现代师生关系,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好学生,以优良的教风带好学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风建设;学生通过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积极思考、大胆提问,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充分发挥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学生工作要以人为本,以德育为先,以制度为矩。要做到认识到位、人员到位、制度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五到位”。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要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一是要积极研究学生思想状况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加强学生党建、团建、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志向。二是要充分发挥兼职辅导员的作用。兼职辅导员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存在的困惑和实际问题,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三是要多举办一些专家教授学者的讲座、报告等活动,通过这些高水平学术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学术文化熏陶,形成较强的文化竞争意识。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进依法治校。

总之,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是一项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系统工程,必须明确工作重点,找准突破口,既要有长期的规划,又要有近期的目标。全校上下齐抓共管、长抓不懈,才能取得实效。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既是学校全局性的大事,又是许多具体事情的积累,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切实从具体事情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

上一篇:以五大连池景区为例,谈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公示语... 下一篇:融汇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