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

时间:2022-07-31 02:02:19

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先后参与了“五步三课型”“语文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转换”“271高效课堂”“一纸通高效课堂”和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十一五”课题“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等课堂教学改革,每次都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闷,更多的是每次参与改革后的困惑。困惑的是语文教学改革模式五花八门,名家众多,但都是昙花一现,未曾出现可持续作为标杆的语文教学改革模式。正因为我参加过不同的教学改革模式,也听过或现场感受过不同模式的语文教学公开课,所以我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一定的感悟。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我最初的认识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的方式;二是转变学的方式。转变教的方式是指做教法的调整,转变学的方式是指学习不同模式的课改后,从照搬照抄到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学习。

参加课改前,我像大多数语文老师一样,采取的基本模式是:①大量讲述;②占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训练;③对学生不断地批评否定。以为进行满堂灌、魔鬼训练和不停敲打学生,一定会换来学生成绩的突飞猛进。事实证明,我的做法一厢情愿,学生成绩不但没进步,反而产生了厌学情绪。造成的后果是: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成绩的信念。找出症结后,我改变策略:①课堂上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②减少训练;③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④对学生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批评。这种改变仅仅进行了一个学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成绩就上来了。

反思以上做法,我认为,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才能为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让学生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

参加课改后,我曾参与的课改有“五步三课型”“语文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转换”等几种课堂改革模式,也模仿过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这些课堂模式的特点都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强调师生互动、分组讨论、表演角色、辩论演讲、自由发挥。刚开始,我的课堂确实热闹非常,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也非常浓厚。但经过几轮统测后,我所教的班与其他班相比成绩却退步了。我很纳闷,对学生几次考试的试卷反复对比,发觉学生答题表达随意、混乱不清、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乱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等。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的课改出现了问题?抑或是我在课改中未领会其中的精髓?带着这些问题我请教一些名师,也和一些参加课改的老师进行交流,终于找出症结所在:是我一味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走向了与传统教学相反的另一个极端,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明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而“牧羊式”教学则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反思“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两种转变,我觉得一味模仿别人的教学模式是不符合我校学生情况的,要想学校教学有长足的发展,必须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酝酿,我代表学校教务处,于2013年8月撰写了《关于实行“课堂一纸通”教学模式的实施意见》,在全校范围内正式推出了新的课堂改革模式。

“课堂一纸通”教学模式主要根据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理论,教学上采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教”是指每堂课教师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后才进行点拨;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指一般用多媒体投影或印制的练习作课堂作业,课堂作业一般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还有思考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校的教学质量提升较快,在今年高考中,杨子奇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创造两阳中学以来最辉煌的高考成绩,这不能不说是“课堂一纸通”课堂改革带来的良性结果。

综上所述,反思我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有:1.过多地强调了“灌”的技巧,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2.注重课堂授课的形式,忽略了对学生的预习,复习的全程监督和检测;3.过多地突出了教师预设的意旨,忽略了学生本身感受语文的特点和主观能动性;4.过多依赖别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忽略了自己的自主创新。我的感悟是,语文教学要走出低谷,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会融会贯通、收到良好的效果。

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须走好这三步:

第一、教育观念要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新形势教学要求教师是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所以在教改的首要任务就是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第二、教学模式要变。

在进行课程改革这些年,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目前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了其与课程改革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

第三、教学措施要变。

1.渗透一个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走出语文课堂感受社会大课堂,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2.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活”起来。

教师应当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启发式学习方式为指导思想,使课堂“动”起来。

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使他们的智力活动都“动”起来。

上一篇:以叶圣陶“瓶子观点”探究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