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问,巧妙提问

时间:2022-07-31 01:56:28

精心设问,巧妙提问

摘要:做好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那么,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有哪些策略呢?

关键词:问题设计;科学化;层次化

一、设计问题的情景化

一个有效的问题,首先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进行设问。

案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

提出问题:(1)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何而来?(2)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3)如果我们长时间用肥皂洗衣服,手的皮肤会出现皱缩,这说明什么呢?(4)动物细胞是如何吸水和失水?这样的问题设计源于生活,又紧扣教学内容,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

二、设计问题的科学化

问题的内容和表述都应具有科学性,教师首先要分析教材,了解该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明确本节与其他章节的联系,找出教材中的思维点,使所设计的问题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

案例:“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教学

1.细胞中的糖类

提出问题:在我们日常的膳食中,馒头、米饭是不可缺少的主食,它们含有丰富的糖类,糖类由哪些元素组成呢?它在细胞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2.细胞中的脂质

每100克松子,含有水3克,蛋白质12.6克,脂肪62.6克,碳水化合物19克,膳食纤维12.4克,维生素E 34.48毫克,钙3毫克,钾184毫克,铁5.9毫克等。

请找出脂质含有哪些成分,它们有何功能?

三、设计问题的层次化

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按照教学程序、知识结构循序渐进地设计。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条理性等,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

案例:“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的教学

提出问题:(1)有氧呼吸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场所在哪里?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2)什么是有氧呼吸?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分析有氧呼吸反应式中各种元素的转移途径。(3)在细胞内,1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那么,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

四、设计问题的思维化

1.问题设计要激励学生思考——问题按其自身的属性、设问的指向、答案的深度和广度,可大致分为三类:事实性问题(是什么)、分析性问题(为什么)和应用性问题(怎么做)。“是什么”的问题不具有思考性,不能算是有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能引发一定的思考,“怎么做”的问题需要在思考的基础上寻找方法,加以应用,这两类问题都是课堂教学中应该倡导的,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2.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3.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后,不仅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回答完问题后,还需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补充或更正自己的答案。

新课程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问,巧妙提问,以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耐人寻味的舞曲,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 河北省博野中学)

上一篇:有效使用导学案,学生个性得发展 下一篇:浅谈职业道德与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