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的要点控制探讨

时间:2022-07-31 01:22:05

对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的要点控制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民用建筑的建设和需求越来越多,对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地面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和安全,因此,做好地面施工技术的处理是广大施工及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地面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民用建筑的地面处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地面施工过程中的要点控制和相关注意事项,对提高地面施工技术质量乃至民用建筑的整体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为广大施工及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1、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国内大型建筑设施的建设,刚性需求的大型民用建筑不断地出现在国家发展建设的浪潮中。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地面施工质量作为民用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一部分,对建筑的整体稳定起到关键作用,如今民用建筑地面施工中主要以混凝土施工为主,地面施工技术需要注意例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结构层的处理、养护等要点和难点,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结合自己从事民用建筑施工的经验,从混凝土施工的要点、难点,探讨了地面施工时应注意的地方,为控制好民用建筑的整体质量提供帮助。

2、地面施工技术要点

1)地面的耐磨性能。民用建筑大部分使用混凝土地面,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复合型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施工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耐磨性能。要打造具有一定耐磨性、强度、硬度高,抗冲击性能的混凝土地面,需要利用特殊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处理,将耐磨材料与混凝土混合而成,形成的地面也不易起灰尘、不易剥离。进行耐磨地面施工时,需要采用特殊的随浇捣随抹的施工工艺,按照设计要求的厚度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混合料铺抹在地面基层,经过平板振捣器的处理,将材料密实,利用滚筒全面的往返滚压,混凝土表面变得平整,然后除去面层上的泌水抹平压光,最后撤布耐磨材料压光,一次性施工完成。较之传统的耐磨地面减少了裂缝与空鼓的质量问题。

2)材料选用规定。金刚砂作为硬度极大、非金属不锈骨料,其用法和用量要严格按照材料说明书及设计要求进行确定,设计中无说明的情况,按照每平米轻磨度地坪2.5-3.5kg,中磨度3.5-5.5kg,重磨度5.5-7.5kg执行用量。材料的运输、包装、存放等要按照指定要求进行,进场材料需要严格的检验,注意进场后材料的存放要防潮、防水、防漏等保管工作,出现结块等现象不能使用。

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控制

施工作业中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工作、中期浇注撒布打磨工作、后期细节处理养护切割工作。

1)前期工作。作为准备工作,场地的承载力和平整度要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垫土层需要整洁。对于场地要求,室外开阔场地需用碾压机对地坪进行密实,室内处理地基承载性能时需要进行打夯机进行夯实。遇到素土或者灰土上到地面的情况,需要先做厚混凝土垫层,防止混凝土面层的石子因水分的吸收而外漏,影响施工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主要是因为后续的打磨问题,局部会因为凹凸不平而打磨不到,以免影响外观效果。控制平整度的要点,需要在浇筑前,用水准仪测量在墙体或临时木桩或者钢筋上布置的标高控制点,浇筑时进行拉线控制,另外可以通过垫层表面做灰饼进行土平控制,其中需要注意灰饼高度要略低于要求标高。前期的清洁工作是浇注质量的保障,垫层上的渣土、垃圾等杂物冲洗干净,油污需用专门的清洗液进行清理,不留积水、表面做到湿润,进行浇注前场地要分仓顺序安排,尽量做到一次性浇注到指定的设计标高。

2)中期浇注工作。首先,要控制好泌水现象,对坍落度、水灰比进行控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进行。商品混凝土的下料要采取溜槽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实行泵送。其次,混凝土浇注标高应达到要求标高,达不到的情况需要用混凝土填补,捣齐,不能擅自使用砂浆补齐。振捣过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过后用钢滚筒滚压,边角部位用木抹拍浆,混凝土刮平后水泥浆浮出表面厚度要在3mm以上。最后,浇注完成后,进行专业的泌水处理,真空设备进行重复两次泌水工作,耐磨材料方面的后续工作方得以进行,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严格穿着铝质网纹鞋,后期阶段需要穿防水纸质鞋施工。这是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3)后期工作。后期工作包括细节处理、养护、切割作业,在进行这些施工作业时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细节技术处理。耐磨地面施工,对一些凹凸部位要特别处理,特别是施工缝、阴阳角等部位,若打磨不到会造成局部质量缺陷。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如下:混凝土抹平时,尽量避免石子外露,如果出现外漏,应该剔除用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抹平,禁止用砂浆替代。机械打磨不到的边边角角,如角落、墙柱等,需要进行人工打磨,同时,要穿着铝质网鞋,对地面进行保护,确保打磨部位与机械打磨部位效果一致,注意对已打磨好面层的保护。施工缝在接茬位置需要将石子剔除,并撒布水泥砂浆,布料的厚度要均匀。

养护要点控制。耐磨材料地台工作完成后,为保护材料强度稳定增长且不受污染,需要采取专门的养护措施进行养护,例如,在其表面涂抹专用养护材料,特殊情况如露天环境或者高温天气条件下,需要用毡布或者草袋铺盖进行保养,并且养护期间适当的喷水以维持湿度平衡。

卸模切割处理。耐磨材料地成后方可卸模,卸模时间可根据施工养护情况,一般24小时以后进行。卸模期间要避免损伤棱角,如果出现棱角损伤,需要用水泥砂浆进行修复,注意修复后的打磨压光以及局部耐磨处理。收缩缝的切割可以在耐磨材料施工完成,有一定强度时进行专用切割机作业。

4、施工注意事项

地面施工中,必须强调几点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质量。首先,基层的清理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做好清洁工作,油污灰尘清理要彻底,可在清理完的层面涂抹水泥浆参合801胶,增加粘结力。其次,混凝土坍落度和砂的比例控制,现场搅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5-6cm,商品混凝土控制在8-10cm。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要充分,耐磨地面施工时各个工序的时间安排要妥当。最后,地面养护需要专门的养护剂,禁忌浇水养护,只要材料、施工机械选用得当,工序流程及操作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就可以保证地面施工质量。

5、结束语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是施工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好地面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处理和控制,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地面施工质量,还可以从整体上为民用建筑施工提供安全保障。从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的工艺、材料为切入点,将施工流程中的技术要点掌控在合理规范的范围内,即可保证地面施工质量,为民用建筑施工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立新. 浅谈民用建筑地面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2]张玉山.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12,17

[3]曾肇金. 民用建筑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J]. 技术与市场,2011,08

作者简介:

郑瑞雪(1964-),女,籍贯:重庆,职称:工程师,学历:大专,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主要研究方向:工业与民用建筑。

上一篇: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 下一篇: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变化与肠上皮化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