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指数基金的两个策略

时间:2022-07-31 10:33:52

投资指数基金的两个策略

去年市场上涨强劲,上证指数从年初1821 点收于12 月31 日的3277 点,全年涨幅达到79.98%,沪深300 指数上涨96.71%。大盘的上涨给指数基金提供了充分的舞台,使指数基金的“牛市”特性在市场上涨阶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良好业绩的支撑下,指数型基金无疑是2009年最大的亮点和热点,发行规模和数量都有一个大幅度的飞跃。

现在市场上有这么多指数基金,投资者该如何去选择?简单说,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有两种:-一是长期配置策略,二是阶段配置策略。

策略一:长期配置策略

首先,在大盘非泡沫期间进行长期配置,并作为投资组合配置的一部分长期持有;其次,定期定额投资法长期配置,即采用定投指数的方式长期持有。

长期配置的策略一般投资期限要在8到10年左右,适合精力和时间有限的投资者,或是一些对金融知识比较缺乏又不太愿意花时间关注市场的投资者。

策略二:阶段配置策略

1.在指数基金跟踪股指的市盈率相对低位时介入,高位时退出。

2.转换策略:低位配置指数基金,逢高转换成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或债券基金。

3.针对指数基金跟踪标的指数的交易策略。比如紧密跟踪上证50的上证50ETF,或者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市场有效假说,根据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对于中短期投资者来说,指数基金投资可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品种的转换。

目前,中国的投资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有很多超额收益的投资机会存在,所以中国股市的波动频率和幅度都很大。与美国股市相比,中国股市波动的频率、振幅甚至超过了美国股市有史以来的范围。同时,中国股市相对封闭和独立,从指数变化上看,A股市场自成一体。由于目前A股市场仅限于国内投资者,且以人民币参与投资,而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之间目前尚不可自由兑换,所以A股市场与国际股市间联动性不高。因此,投资者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应根据大盘的周期调整指数基金,及时进行转换。

随着指数品种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于投资者来讲,合理配置不同标的指数基金,对于应对震荡市风险,显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小李飞刀与基金定投 下一篇:巴菲特:情绪坏了一刻钟,投资坏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