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时间:2022-07-31 07:28:22

如何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对工程项目的进行制约和监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进度制约

电力工程项目的进度制约要求管理者对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计划,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纠正,并制约整个计划的实施。在电站的工程项目建设中,进度制约与质量制约、成本制约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经济角度衡量,并非工程项目的工期越短越好。如果盲目地缩短工期,将会造成工程项目投资上的极大浪费。在确定电力工程项目的工期之后,就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制约措施,以保证工程项目在预定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避开工程的延误或延期。

要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如期完成,只有完美的计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对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地制约。可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和项目管理软件制约项目的进度,与基准进度相比较,或按照设定的关键点、里程碑检查和评审项目的进展情况,优化项目的进度,以确保与时间和可用资源有关的要素如范围、目标、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项目计划的进展。

二、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人是第一要素,相关人员的素质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素质包括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制约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相关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整个电力工程质量提高的基础,应该在各类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都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国内,更要放眼世界,抓住一切机会培养人才,更应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自学是提升技术人员素质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开展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积极教育技术人员加强日常学习。各电力企业工会应充分发挥组织作用,为技术人员购买学习材料,创造学习条件,营造学习氛围。鼓励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工会应发动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重点加强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拓宽和丰富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技术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

加强培训教育是提升电力技术人员队伍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培训教育是为职工提供学习机会,提高内在素质,改善知识结构,增强竞争意识,转变思想观念的主要途径,开展培训教育即是行业发展需求,又是个人发展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全面提高电力技术人员队伍的素质,要摸清电力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现状,结合实际,着眼当前,兼顾长远,科学研究制定电力技术人员培训教育规划,增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岗位练兵是提升职工素质的重要方法。引导技术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学习技能。技术人员的生产技能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才能成为电力生产方面的行家能手。因此,要教育技术人员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勤学苦练,增进才干,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比武活动。要跟据电力生产的实际和特点,制定技术比武的项目、标准和程序。例如线路技术比武、电缆技术比武等等。通过以赛代练的形式,带动和促进员工巩固设备操作能力,提升业务水平。

实战锻炼是提升技术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当自然灾害和突况降临时,我们的技术人员才能够做到从容不迫,冷静面对,迅速而安全地恢复供电。在应对2008年南方的那场特大冰雪灾害中,我们的技术人员发挥出一贯得“万种一心、众志成城、百折不挠、不畏艰险”的抗灾抢险精神,高效地完成了抢险救灾和应急保障任务,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供电,受到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称赞。通过这次冰灾的实战,国家电网公司打造出了一支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拉得出,打得赢的技术人员队伍。技术人员素质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淀的过程。实践证明,只有人的思想素质提高了,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

三、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与制约

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是保证质量管理计划得以系统地实施的全部活动,包括定期评价总体项目执行情况,以便提供项目满足质量标准的信心。质最保证通过质量管理系统实现。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系统以保证有效的沟通和输出实施质量管理计划的结果。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制约是指为了满足工程项目的质量需求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具体监控项目活动的进程和结果,以便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分析产生质量理由的理由,并制相应措施来消除导致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因素,确保项目质量得以持续不断地改善。

四、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制约

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搞好责任成本管理,对所有资源要素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组合,以保证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生,也就是说,工程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就要进行项目成本制约,成本核算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才能真正做好项目成本制约。项目成本制约,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制约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成本制约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

项目施工中材料费用在建筑产品投人所占的比例很重,一般为60~70%。因而搞好现场材料管理,可以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充分发挥流动资金的经济效益。

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的建筑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变更以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向施工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供料计划,从而保证材料按实际需求给予供应。进人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根据进料计划、供料凭证、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并且严格按照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验收完后要对材料作好详细的记录,并办理眼验收手续。进场的材料需要验收人库,现场堆放的材料应做好防火、防潮、防变质等措施。材料的安全保管具体落实到个人,做到谁保管谁负责,谁丢失谁赔偿的原则。施工设施用料应根据工程定额用料计划领取材料,凡超限额用料领取需办理相应手续,在填制领料单时注明超耗理由。供应人员对定额或超定额领料单进行保护、核算。

上一篇:工程施工监理方加强主动控制的措施及作用 下一篇:探析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