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石灰土质量控制分析

时间:2022-07-31 07:06:02

公路施工中石灰土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文章对公路工程石灰土施工的准备阶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常见病害,提出了石灰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方法措施。

关键词:公路施工;石灰土;路基;质量控制

前 言

石灰土广泛应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具有造价低廉、较高的强度且较强的板体性等性能,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石灰土表面起皮、压实度不足、龟裂或开裂、无侧限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要求等质量问题,若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往往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并产生病害。现结合公路现场施工经验,对这些质量问题出现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

1 准备工作

在路基上铺筑石灰土必须进行恢复中线测量。敷设适当桩距的中桩,并在路面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把路面中心设计标高引至指示桩上;将土按需要数量采备好,视工地现场情况,可备放到路的一侧或两侧,也可另选场地集中堆放,或施工时边采边用,以使用方便、避免往返运输为原则。将备好的土直接摊铺在准备好的路槽中,土中的草根杂物应加以清除,石灰宜选在公路两侧宽敞且临近水源的较高场地集中堆放,消石灰应在用灰前3~5d消解完毕,消解生石灰的用水量约600kg~800kg,消解过程要注意掌握用水量,使石灰能充分消解并保持一定潮湿度,以免过干飞扬或过湿成团。消石灰过1cm的筛子,并尽快使用;路槽应近设计纵横断面进行整修,在弯道上按设计要求设置超高;路槽不论路堤或路堑,都必须采用不小于12t的压路机或其他等效的压实机具进行压灾,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在整修路槽时,两侧路肩应在适应距离为交错开挖临时泄水沟,以利排水。

2 加强压实度的控制

压实度是石灰土质量控制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标准密度,压实机具,压实工艺以及灰土的均匀性,碾前含水量及压实层厚度等,这些因素对路面使用性能具有较大影响。

2.1 确定准确的标准密度

标准密度是用来衡量现场压实度的大小主要参数,对于石灰土标准密度的确定是通过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确定的,通过它来衡量现场压实质量能否满足要求,所以在做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时,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规程操作要求,尽可能减少误差存在,确保有足够的精度,进一步达到指导和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有些地段很容易达到要求压实度,而有的局部地段超次数碾压也难达到,当在排除了现场含水量、石灰剂量、碾压工艺等影响因素外,这时就要看现场土质是否发生变化,并应及时取土重做击实试验,确保室内标准密度所用土质和现场填筑土质相一致,保证工程质量。

2.2 针对不同土质确定压实工艺

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合理碾压的基本原则,压实机械配备,碾压顺序,灰土均匀性所需的拌和遍数,松铺系数及压实层厚度,碾前含水量偏差最佳含水量所允许的范围等,这些参数的确定为以后石灰土大规模施工提供十分有价值的第一手参考数据,为今后优质高效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2.3 撒布石灰要均匀

石灰剂量的变化对压实度影响较大,通过大量试验得出含灰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干密度相应降低0・5%~0・8%,在施工中,虽然按设计用量撒布石灰,但由于布灰不均匀或拌和不匀等因素影响,势必会形成局部灰多、局部灰少的情况,灰剂量对压实度的这种影响将导致布灰少的地方压实度过高甚至超百,而布灰多的地方又将会出现压实度不够的“假象”。因此,施工时必须控制好石灰剂量和灰土拌和的均匀性。

2.4 要控制好最佳含水量的变化幅度

含水量控制得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压实质量的成败,在施工过程中,要想尽快碾压到规定压实质量,应随时根据天气、气温、季节等环境因素准确测算出含水量的损失量,最大可能使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范围内,以便达到碾压时间最短,碾压效果最佳。

3 石灰土开裂及龟裂的控制

石灰土开裂及龟裂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则很容易产生反射性裂缝,即造成沥青路面开裂,要想防止或减少裂缝的产生,则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一般宜选用塑性指数为12-20的土质较好,对于塑性指数低于12的土质,虽然容易碾压成型且不开裂,但强度很难达到要求,故不宜选用。

(2)对于塑性指数高的土,含水量愈大愈容易开裂,因此,用重粘土拌和出来的灰土应严格控制含水量,并遵守以最小含水量能达到压实度为原则,当含水量超过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应进行适当凉晒,使其小于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碾压成型。

4 石灰土的强度控制

影响石灰土强度的因素有内、外部两种因素,内在影响因素为:土质、石灰剂量、含水量;外部因素为:碾压密实度、施工季度、养护环境等。经过大量试验证明,同样的石灰剂量、同样的灰质、粘性土、粉质粘土成型后的强度要高于砂性土、砂质粘性土,同样剂量的石灰、同一种土质有效钙镁含量高的石灰拌和的灰土强度高于钙镁含量低的石灰土,所以在做灰土时有条件应尽可能优先选用塑性指数在12~20的粉质粘土或粘质粉土,这样强度能够得到保证。

碾压时控制好含水量,能够较好地改善或防止灰土干缩缝的出现,如果含水量控制不好,不但会降低石灰土自身的强度,破坏板体结构,而且还会使反射到上面层,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另外含水量控制好,容易碾压密实,其强度也会相应提高。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灰剂量大的强度高,但是受外部环境影响,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施工,灰土强度增长的快,显然强度也较高。

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d且应封闭交通(洒水车除外),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灰土表面湿润的比养生不到位的固结速度要快,养护强度要高,养生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干湿交替现象发生,养生不好会产生干缩裂缝,破坏板体结构,形成病害,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养生工作。

5 石灰土成型后“起皮、弹簧”控制

石灰土成型时常会出现局部弹簧、松散并有大面积起皮及拥包现象。为防止上述这些病害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做到摊铺时“宁高勿低”,测量人员全程跟踪检测,严格控制施工标高,杜绝灰土施工精平后在5cm以下出现补料现象,产生灰土贴补不牢。为此测量人员全程跟踪检测。

(2)控制好压路机碾压次数,防止碾压次数过多时间过长,灰土上下含水量即干湿程度不同,形成两层皮现象。

(3)人工配合机械作业,土块要充分粉碎,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15mm,将超规范土块捡挣,避免土块带出沟槽坑洼中。

(4)混合料含水量易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1%范围之内,含水量较小时应及时洒水补充,然后拌和均匀,含水量过大则晾晒,只有在接近施工最佳值碾压时,才不会出现起皮现象,而且还可以杜绝“干弹”或“湿弹”现象。

结语:

在石灰土基层施工过程中,必须从原材料到施工工艺全过程严格检验,分析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防治措施,确保道路基层的施工质量.在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必须高度重视每道工序、每个施工工艺,严把施工质量关,建设成一条“优质、高效、高质量”公路。

参考文献

[1]JTG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S].

上一篇:固体体积率在宕渣类路基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梅河高速公路沿线客家文化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