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生命间的对话

时间:2022-07-31 06:53:24

阅读教学:生命间的对话

摘要:阅读教学的全新定义,使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成为平等的对话主体。教师要适应阅读教学的变化,探讨阅读教学的方法,使阅读教学具有趣味、开放、深度的特点,转变自己的教学职能。

关键词:阅读 生命 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72-0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一种全新的、富有革命性教学观的表现,是对阅读的全新定义,也是对文本、学生、教师的地位和价值的准确定位。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重视文本知识,重视教师教学时的分析指导,学生只能是被动阅读,是文本、教师的奴仆,从而在阅读对话中缺失自我。新的定位则是使学生能够与教师、文本进行平等交流,成为具有鲜活的生命主体,在阅读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自我体验,寻找一个存在精神家园和不断创造的地方。教师则变成一座学生与文本间联系的桥梁,只是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退入幕后。文本则变成具有鲜活生命的对话个体,不再是冷冰冰的字符,成为与学生对话的另一个人。

20世纪前苏联思想家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人的存在方式。他说:“存在就意味着对话的交往,……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阅读就是对话,就是学生学习生存的最低条件。是与文本、教师进行生命的交流,如果只是其中一个个体,则什么也解决不了。

1 阅读对话要具有趣味、开放、深度的特点

趣味是指阅读要从文本有趣味的地方切入。有趣味的话题才能让学生有兴趣,有热情的参与对话。语文文本本身就是丰富多彩、情趣横生、富有情感。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从兴趣点切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自觉的进入阅读对话中。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几篇文本阅读:《阿长与》可以以学生对《山海经》的好奇心、《山海经》故事的离奇和阿长对它的态度作为兴趣点切入;《背影》可以以父亲车站爬过月台买橘子时的细致动作表演引起学生的兴趣;《台阶》可以让学生从谈论家乡盖平房、盖楼说起;《老王》从学生记忆中接触到的底层人的一些平凡事件说起;《信客》可以从学生对外出打工亲人的期盼或2005年年度感恩人物王顺友的颁奖词及故事讲述切入。每篇都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让学生和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激起学生的解读欲望。

开放是指阅读对话要鲜活灵动、灵巧多变、独特新颖,具有开放性,不能限定对话的内容。其实开放就是要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独立面对作品,扣问作品,产生感悟和疑问,这些感悟和疑问是学生独自的心理直觉和理解,是弥足珍贵的,是具有独特个性化的理解,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良好发展趋势的思维创造。教师要具有开放意识,要尊重学生的自我理解,让课堂充满开放氛围。如阅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背影》时,既可以对话父亲车站买橘子时的细腻动作描写;也可对话父亲对“我”深情关怀的语言描写;也可对话“我”几次不由流泪的心理刻画;还可以对话文中情感的表达和变化等。只要是学生富有个性的对话教师都要尊重,都要包容,只有包容才能发展学生的对文中父亲情感的个性思维理解。

深度是指对话要有意义、有价值、有丰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起到发展培养的作用,也才能完成学生的心灵提升、生命飞跃。对话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到文本的深层,不能让学生停留于文本表层,要了解文本所揭示的时代意蕴和精神主旨。要让学生融入到文本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探讨人生、历史、未来,这样的对话才富有生命、富有深度、富有价值,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情商发展。例如阅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学生与文本对话时不能只停留于中国石拱桥的形状、作用、历史及说明的结构、顺序、语言、方法等,还应深层对话中国石拱桥所代表的中国古老灿烂的文化、沧桑历史和作者对中国古老桥文化的情感。再如,阅读第五单元《桃花源记》时,学生不仅要对话本文的相关文言知识,了解陶渊明的理想生活,还应对话我们对这种理想社会解读及这种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碰撞所产生的意义,对学生的未来生活方式进行指导。

2 阅读对话中教师的职能

2.1教师要占有广博资源,预设可能出现的状况

教师要先期与文本进行对话,了解学生可能与文本对话的路线与文本对话的切入点,对学生对话资源进行盘点。尽可能占有相关资源,形成简洁明了的对话思路,想象学生可能与文本对话的突破口,尽量的去预设学生可能对话的内容、范围,先期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阅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教师要在教学前查阅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相关知识,从外形、结构、原理、历史等,还应考虑学生可能把石拱桥与现代化大桥进行比较,谈论它们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形成教学思路,但教学时不限定学生对话思路。

2.2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火热的情感创造活泼、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

在阅读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情绪、课堂氛围、对话的方向等情况,进行适时跟进指导和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对有难度的问题及时为学生对话铺设台阶、及时提供资源。对学生不同意见、理解适时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并对新颖、独到的见解予以鼓励,不要强求一致,要求同存异、多元解读。教师还要善于采取激活策略,激起学生的对话激情,其手法应多种多样。例如多媒体展现、灵活的语言刺激、适当的点评等,这些都能开启学生沉睡的记忆,开发学生蕴藏的潜能,让学生阅读对话中始终充满激情。例如阅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学生对话时有其自我对自然的观察及经验,因个体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不同,解读自然也不一样。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对话应包容,对学生个性化理解还要加以引导。可以用多媒体手段展现学生理解的自然现象,给他们以视觉还原,给他们指导这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这种做法给以鼓励。在开放对话中激发学生对自然的个性思维,对自然的创造性的还原、表达。让本课教学活跃学生的课堂内外思维,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间生命的对话。在阅读对话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于文本生命间的独特语言,赋予文本以生命化。以丰富的教学灵性、饱满的教学激情和巧妙细腻的教学艺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奏响学生心中的琴弦,让阅读成为生命间平等的交流,让生命的存在更富有意义。

上一篇:普高英语之情感化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高职《旅游民俗文化》课程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