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时间:2022-07-31 06:04:16

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进行评定其焦虑和抑郁状态,并于术后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访,调查评估两组患者的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子宫肌瘤;心理护理;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生殖系统良性肿瘤,患者多是育龄期妇女,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在子宫肌瘤治疗中,一般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上的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护理妇科子宫肌瘤患者是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本院对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干预,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均事先知情并同意接受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年龄40~55岁,平均(46.3±6.4)岁;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2例,部分切除的患者18例;初中以下8例,高中10例,高中以上12例。对照组年龄39~54岁,平均(46.7±7.2)岁;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3例,部分切除的患者17例;初中以下9例,高中9例,高中以上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文化程度、住院环境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手术介绍、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饮食指导及其他围手术期相关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首先介绍病房情况,营造一个平和、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用热心、和蔼、亲切的态度对待患者,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帮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从而达到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信心的目的。同时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工作,使患者对子宫肌瘤有个正确全面的认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2)手术中的心理护理。手术前一天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相关情况,尤其针对患者最关注麻醉方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问题进行详细介绍,舒缓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鼓励患者,为更好地配合手术做好最佳的心理准备。术中巡回护士仍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适时疏导和指导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使患者顺利接受手术。(3)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护士查房时,应以镇定、自如、鼓励的语气和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询问其情况,及时评估术后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发现不良情绪,应及时进行干预,以微笑、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开解患者,并以娴熟的护理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与患者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感,从而纠正患者不良情绪。(4)心理护理要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患者的手术后预后状况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性生活的质量等,对其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不可忽视患者家属特别是丈夫的支持和理解,要与者家属特别是丈夫进行沟通,取得其配合,帮助患者消除顾虑、紧张以及自卑的心理,促进患者术后的身体和心理康复,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进行评定其焦虑和抑郁状态。(2)于术后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访,调查评估两组患者的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调查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进行评定,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与敏感性。评估包括患者术后精力、术后夫妻性生活的情感、性生活过程中是否存在疼痛以及是否存在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估SAS和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

2.2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评分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子宫肌瘤患者是一组特殊的患者,许多患者在病发初期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后引起子宫肌瘤多发甚至越长越大,影响到正常的月经和和谐的夫妻生活。目前,国内医学对于妇科子宫肌瘤的治疗多数采用手术方式,患者既要承受手术带来的生理上巨大痛苦,又将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特征:(1)恐惧、焦虑,常表现为经常坐立不安、失眠,发呆,或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和语言。这种是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可能产生的不良心理,害怕死亡,对手术过程恐惧,甚至害怕家人因为疾病抛弃自己等等。(2)敏感、多疑,常表现对外界不信任,尤其对医护人员说过的话以及表情态度很敏感,总认为大家在隐瞒自己的病情,讨论自己,对自己的疾病无信心,甚至觉得自己的疾病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3)同情、怜悯,十分渴望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和同情,对医生报很大期望,希望其能够尽快帮助自己脱离疾病的折磨。(4)担心、缺乏自信心理,对医生制定的手术方案一直存在担心的心理,担心不能顺利到达治疗效果,更担心手术失败以及术后疾病再次复发等问题,有的甚至担心手术是否会影响自己以后的生活,自己不能再做一个正常的女人等,这里异常的心理状况,均给医生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占据的重要位置,通过心理护理能够激发患者主动性,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利于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来接受治疗,促进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过程。许多患者当获知自己患上了子宫肌瘤,马上就会丧失活下去的信心,产生惊慌、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手术效果或术后恢复甚至加重病情恶化。所以,根据不同的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是子宫肌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研究对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坚定了患者康复的信念,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的和谐。

上一篇: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肝病临床疗效及对实验室指... 下一篇:迁移理论对高三物理复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