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教育科研实效性分析

时间:2022-07-31 03:52:52

乡村小学教育科研实效性分析

1农村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分析

农村学校,交通不便,设施设备落后,师资配备差,工作任务繁重......要进行教育科研,的确是难上加难。所以,许多学校虽然都在搞教育科研,但收效甚微。一是,领导定位出现偏差。为应付上级的考核、检查而搞科研的学校屡见不鲜。学校要出名,要被关注,就要搞教育科研,否则这所学校只能是默默无闻。因为上级部门对学校的农村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思考雷学芬(巴南区百节小学)各种评估、验收等,必须要有课题的硬性指标,如国家级的课题、省级的市级的有几个,如果一个都没有,恐怕就难以通过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考核。二是,教师个人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学校采取的激励性措施有待商榷,如:在省级刊物发表一篇文章,奖励300元,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一篇文章,奖励500元等。评高级职称要有课题凡此种种,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态度已经变味,导致研究的效果大大降低。三是,重视“两端”,忽视过程。学校课题重视开题和结题,开题轰轰烈烈,结题隆隆重重。过程松松垮垮。四是,重理论,忽视实践。研究重视论文的写作、发表,研究报告的撰写,忽视这些在实践中的作用,一年结题不少,可推广的极少。五是,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农村的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教师没有减课,精力就有限。再加上经费投入微乎其微,教师很难与教育科研专业刊物见上一面。起点低,也许研究的课题已经是别人很早以前就研究过的。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形成研究团队,单凭教师个人的能力很难有较高的研究成果。六是,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计划少,自学时间有限,所以研究能力有待提高。农村小学教师虽然处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掌握了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但许多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相关理论知识,很难科学地进行教育研究。特别是对搜集到的信息,很难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以至于理论水平很难上升到更高层次。

2农村小学教育科研缺乏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第一,领导和教师认识不到位。第二,缺乏健全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和制度。第三,缺乏高素质的教育科研领导者和带头人。第四,缺乏良性的科研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第五,缺乏有效的理论学习和教师之间的整体协作。第六,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存在随意性和盲从性。第七,缺乏科研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出现了被动性和守旧性倾向。

3农村小学增强教育科研实效性的对策

3.1树立五种意识,为教育科研奠基

一是先导意识。对于教育教学而言,教育科研就是那块“不误砍柴功”的磨刀过程。二是发展意识。要认识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三是服务意识。不是为科研而科研,而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服务。四是过程意识。教育科研不是神秘的,不是结题报告、论文才重要,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勤于总结,善于提炼,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和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取得成绩和成果。五是创新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新的观点,探讨新的方法。

3.2健全机构和制度,为教育科研护航

教育科研的机构的建立使教育科研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完备的制度能保证教育科研有序、有效。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要从课题的选择、评审、立项、经费使用,到课题的检查、鉴定及奖励,构建一套完备的系统的制度。

3.3系统管理与阶段管理相结合,为教育科研夯基

教育科研要把立项、鉴定时的管理与研究过程中的定期检查、督促结合起来,不能只重视“两端”的管理。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非常重要,只有抓好了过程管理,实验成果才是真实有效的,否则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3.4健全激励机制,为教育科研加“油”

教师既要从事每天的教育实践,又要进行教育科研,其付出的是巨大的。所以学校对从事教育科研的人员应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从事科研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5采取“请进来”策略,为教育科研引航

专家的引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长期在教学第一线,缺乏理论的学习和指导。专家见多识广,在某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所以专家在教师茫然时给予导向;困惑时给予点拨;无序时给予规划,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3.6采取“送出去”策略,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坐井观天”是科研的大忌,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教师如果只在自己的学校,没有走出去学习,成长的步子就会很缓慢。学校应该在培养教师上花大力气,让老师们出校、出区、出市甚至出国去学习考察,开阔眼界、洗脑充电,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有了高素质的队伍,教育科研才能真正走出“瓶颈”取得实效。

3.7领导“沉”下去,为教育科研指路

当今教育改革,更需要我们的校长从“事务性校长”转型到“专家型校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校长不要只停留在处理日常事物上,应付检查上,而应该深入教学一线,带领大家走研究之路,走出自己学校的特色。特别要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提炼出有效的经验、模式、方法等规律性的东西。

3.8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是教育科研取得实效的捷径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卓有成效地引导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把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即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走一条“理论--实践一反思一实践一总结”之路。

3.9研究成果推广,为教育科研插上翅膀

我们的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教育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总之是为促进人的发展而研究。所以要资源共享,别人已研究有成果,我们要就不要重复劳动。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不要束之高阁,要及时推广,让研究具有他真正的意义。才能激发研究者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

3.10研究人员要重“四勤”、“两会”,提高教育科研实效性的途径

“四勤”即勤动手,勤思考,勤积累,勤总结。“两会”即会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会从点滴中总结规律。“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教育科研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遵循教育科研规律,脚踏实地深入下去,用自己的智慧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搞好教育科研,只有这样,科研成果才会纷至沓来。

上一篇:乡村学校课改问题分析 下一篇:高职学生心理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