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海门临江新区经济转型的思考

时间:2022-07-31 02:31:31

加快海门临江新区经济转型的思考

摘要:经济开发区是直接吸引投资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先导区。近年来,海门市临江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因经济大环境、资源能源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方式落后等因素,给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压力。笔者认为,经济转型升级是解决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关键之举,并从加快构建创新体系、谋求优质项目转型突破、多途径挖掘产业价值高地等方面给出了转型升级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临江新区;经济转型;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经济转型是“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客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下,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形势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考验。海门市临江新区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优势,2010年成功晋级全省首批生物医药产业园;2011年入选南通市首批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基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瓶颈制约因素越来越明显,必须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一、海门临江新区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

1.国家宏观调控是转型的必然要求。纵观国际,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1]。当下,“土地、信贷、产业”三道闸门作为国家调控的硬约束将长期紧守,越来越严格的国家调控政策要求产业发展必须走转型之路[2]。

2.破解开发区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高成本时代也提前到来,资源、能源、土地、劳动力等价格的普遍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制约着经济进一步发展[3],从前依赖能源资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依赖投资拉动和产能扩张的企业已难以持续健康发展,转型升级越来越紧迫。

3.抢抓战略叠加机遇的首要选择。海门处于两大战略交汇地,受上海、苏南等地的辐射最强,越来越成为投资者追逐的新热点。政策聚集、目光聚焦、要素聚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4.应对激烈竞争的关键举措。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日益明显,苏南打造高平台持续快速发展,苏北利用本地特色,发挥优势,发展潜力咄咄逼人,海门周边的市、县、区、镇都你追我赶、比学赶超越演越浓。综合分析,临江新区面临的竞争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必须加快提升发展内涵,调高发展标杆,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二、海门临江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海门市崛起的“四大增长极”之一的临江新区,以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企业最密集的一极为目标,近年来不断加快科技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强化创新企业培育,大力推进创新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工业经济增长快速,2012年应税销售增长幅度达3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4.2%,同时不断追求产业内涵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世界名企供应商与合作者。

但随着时间推移,海门临江新区越来越明显地出现了制约经济持续强劲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1.经济大环境的制约。由于整个外部大环境处于升级转型期,加上国家宏观政策的紧缩,许多企业由于对国际环境依赖性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冲击,出现产品销售价格大波动或市场萎缩、产品滞销现象,因而一部分企业效益不稳定,如禾丰化学、兆丰化学等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2.资源能源的制约。因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人民币升值等的影响,以及越演愈烈的土地供应紧张、后续资金周转不利、人才流失严重等的影响,海门临江新区多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承接高科技的能力缺乏,单纯依托企业自身实现转型的压力颇大。

3.产业结构的制约。总体而言,海门临江新区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服务型企业占GDP比重还都偏低。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占比较小,很多是属于技术跟随性企业,产品还处于低端环节,附加值不高,品牌效应不强,产品竞争优势不明显,与真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距离还很大。

4.管理模式的制约。海门临江新区有些企业因自身创新意识不足,科学管理意识淡薄,表现出企业配套协作能力不足,专业化生产和服务能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薄弱、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开发滞后、产品的升级换代缓慢等。

三、加快海门临江新区经济转型的几点建议

1.加快构建创新体系。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是第一位。通过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维度创新来化解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搭建人才、技术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平台,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经济推动力。一要搭建创新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稳定的研发合作关系,并鼓励世界500强企业、国字号、央企来开发区设立研发机构,促进联合创新与集成创新,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技术交易平台、行业服务平台等。二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重点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整合人才、科技、资金、政策等优秀要素,优化创新环境,推动优秀要素向创新企业集聚,引导资金流向有效的创新活动,加大支持新型企业建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骨干企业建立科技转化中心,实现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上的突破。三要打造创新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家在创新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引导企业家树立现代管理理念。通过构建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在战略规划、组织生产、技术研发、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鼓励“潜能”企业向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增强企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并要以已成功的创新管理企业为示范,总结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加以宣传推。四要创新人才引进格局。人才是关键,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环境,发挥好企业的人才引进主力军作用,给予人才更多的政策优惠和配套服务,引导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和科技创业团队落户。

2.谋求优质项目转型突破。项目是转型升级的直接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承载体。一要扩大优质项目覆盖范围。以效益型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企业实现内涵改造,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实现外延扩张,双管齐下提升优质项目覆盖率。一方面鼓励企业将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达到现有产品的高端化、科技化发展;另一方面引导企业抬高项目招引立足点,目标引进支撑作用大、拉动能力强的亿元级项目。二要实施与大企业“牵手”行动。对有发展前景的、潜力强的新兴企业或已经具备条件的重点项目、优势项目,进一步推进其与世界500强、国字号、央企等名企业合作深度,利用大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强技术合作和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要加大选资引智力度。在招商任务目标上,要更注重选资的质量。一是选资与培育科技型企业相结合,重点围绕现有的生物医药、新材料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招商活动;二是选资与本区区位优势的发挥相结合,实施跨江联动、产业联合战略,与上海、苏州等地同城效应,接收发达地区的深度辐射,发展临江产业。三是选资与引智相结合,在选择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项目的同时,注重人才、智力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引进,保障企业的项目开发和产品升级的后续力。

3.多途径挖掘产业价值高地。以往的低端模式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产品附加值不高,必须想法设法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链增值率。一要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附加值。传统产业不仅是转型升级的重点,更是转型升级的着力点。要不断强化企业经营者的创新意识,摆脱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通过技术改造和革新,提高产品层次性,促进产品从原料、半成品向终端产品延伸,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延伸,加工型、贴牌型向自主品牌型延伸。二是壮大新兴产业挖掘新价值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途径。通过扶持新兴科技企业、科技孵化型企业,重点对一些具有产品竞争力、发展后劲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给予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为企业提供快速、跳跃式发展的信息、平台和空间,促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三是推进企业集聚提高产业链增值率。具有生命力的产业发展应该是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效益都留在产业链中。

以往的例子和事实表明,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不转型只能“活”一时,快转型、早转型才能“活长久”。转型升级不仅仅是理念上的更新,更体现着不破不立的勇气与敢作敢为的行动,只有大刀阔斧地淘汰不适宜经济发展需要的或已经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的落后产能和技术,才能为先进产能、优势技术开辟天地、开道让路,才能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的竞争力,才能实现资源能源要素价值的最大化,真正地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作.培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取向与路径选[J].探索,2009(5).

[2]周明.加快昆山开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

[3]董锁成,李泽红,李斌,薛梅.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05).

上一篇:长三角城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地区差异实证研... 下一篇:安徽省社会组织的财税政策扶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