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传统民居实现室内空间的绿色设计

时间:2022-07-31 12:27:01

借鉴传统民居实现室内空间的绿色设计

随着能源危机、全球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绿色设计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与认同。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新型环保材料和技术的出现,更使环保型材料成为绿色建筑及室内空间设计的主导发展方向。对此,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 巴巴纳克( Victor Papanek)于 20世纪 60年代末出版《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Human Scale),关注设计师面临的全球生态问题,强调设计师应该认真使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并为保护地球环境服务 [1]。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曾在科学和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创造出顺应气候地貌且符合健康要求的人居环境,其中不乏时至今日仍当借鉴甚至提倡的好方法。“瓦库茶馆”系列室内设计作品就是师法传统民居建筑、创造环保健康室内空间的绿色设计。

一、师法传统民居,增强室内空气自然流通

(一)打开窗户

传统民居建筑往往适应当地的气候与地貌条件,坐北朝南,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接受光照,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窗,在传统民居建筑中是装饰的重点。打开窗户,让太阳晒进来,让风吹进来,是千百年来自然而然的事情。

世界上第一个无法打开窗户的家,是由玻璃幕墙构成的范斯沃斯住宅( Farnsworth House)。这栋玻璃盒子曾饱受争议,却仍然无法阻挡玻璃幕墙成为现代城市建筑的主要表情。设计师密斯 ・凡・德・罗(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也因此被誉为“玻璃幕墙的缔造者”。如今的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窗的功能被照明和空调系统取代,窗子几乎都被不能打开的落地玻璃代替,室内环境中自然空气的流通被阻断。鉴于我国仅有夏季才运行公共空间空调系统的情况,空气不能自然流通的室内空间在多数时间都给人带来嗅觉和呼吸的不适感。

在玻璃幕墙与中央空调大行其道的今天,瓦库茶馆系列设计中首先要做的即是“打开窗户”,让户外空气成为室内新风的主要通道,用最简单和传统的方式实现现代建筑内部空间节能低碳的绿色设计。

(二)气流循环

1.借鉴“对流窗”和“亮窗”形成气流循环

传统民居建筑开窗大小、多少与气候和建筑材料密切相关。“对流窗”与“亮窗”是传统民居中常见的开窗形式。茶馆需要提供具备私密性的空间。如果包间的门闭合,便无法实现小空间内的空气循环。在同一面墙体开设上下两个“对流窗”即可在小空间内利用气压差完成气流的基本循环。门上的 “亮窗”开启,在建筑的窗户和“亮窗”之间便可以实现空气对流。

2.借鉴 “吊脚楼”实现气流循环

“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山地木结构传统民居形式。由于湿热气候以及山地地形的限制,在木柱结构上搭建平台,可以创造民居的基础平面,解决山地地形建房缺少平地的困难。民居被挑空底部,便于从底部进行空气循环,有效解决湿热气候对居住的不利影响。

瓦库茶馆“高脚屋”的设计即源自“吊脚楼”的启发。“高脚屋”将包间架空,底部设有水面。由于水面可以吸收光的热能,热容比相对较大,造成水面上是上升气流。位于水面上方的挑空的包间地面设计有气孔,水面产生的上升气流就可以进入包间内部,这样就形成了气流的上下循环。

3.借鉴“旋转楼梯”制造上升气流

设在公共区域围合而上的旋转楼梯,是瓦库茶馆空间的一大亮点。它的设计初衷并非为追求空间形式的新颖,而是要构成动力气流。其原理如同空气遇到大山,山越高、坡度越陡、风力越大,动力上升气流则越强,上升区域也随之增加。旋转楼梯是贯穿三层空间的圆柱形的中空物,提供人行通道的同时,让空气形成气流由低向高的运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旋转而上。此外,旋转楼梯旁的墙壁上还开设了空洞似的小窗,使得空气流动更加便利。

二、师法传统民居,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线

(一)传统民居对阳光的利用

阳光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传统民居建筑无论建在山地还是平原,建房方向大多“向阳”即向南面开门开窗,以最大限度地享受阳光照射。传统民居建筑常用“借”、“透”与“漏”的虚拟空间围合来满足对阳光穿透的需求。

(二)瓦库茶馆系列作品对自然光线的利用

室内空间的第二次围合(包间),具备满足私密空间的功能需要,但却往往没有建筑的窗户可以享用,无法直接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要在兼顾私密性需要的同时充分利用阳光,就要使阳光照进第二次围合空间内部。瓦库茶馆系列设计利用瓦片编织出的墙体,使之如同织物一样可以从缝隙间采光、通风。这些有着鱼鳞状魅力的瓦片,具备形式美妙的瓦之语言,同时巧妙地解决了空间围合与通透之间的矛盾。瓦库系列茶馆内部空间中大面积白色墙体也实现了对阳光的反射,增强了室内空间的亮度。白色墙体中加入砂砾或麦秆,使光线的反射更为柔和,室内空间在自然光线照射下营造出温暖而舒适的光环境,同时可大大减少白天对人工光源的需求。

三、传统民居废旧材料的再利用

(一)旧砖瓦

土、木、砖、瓦、石是传统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或直接取材于自然(土、木、石),或经过焙烧(砖、瓦)。较之土、木、石,由粘土烧结而成的砖、瓦还具备防火、保温、隔热、吸潮等优点 [3]。砖、瓦、土、木、石等乡土材料自身的孔隙可以与室外空气进行交换,对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进行有效地调节。在屋面的挂瓦条上铺瓦既有利于室内通风,又可降低屋面板和阁楼地板中的热流,使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的负荷降低。因此,由砖、瓦、土、木、石这样的乡土材料构成的民居环境尤为舒适。但传统粘土砖瓦也存在自重大、生产耗能高、耗用大量耕地、施工速度慢等缺点,所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瓦库茶馆系列设计在室内空间中大量利用了传统民居拆换下来的旧砖瓦。墙面装饰用旧粘土瓦,地面由旧青砖铺就。由砖瓦组成的室内空间环境不仅有效避免了甲醛等有害成分对人体的伤害,粘土砖瓦本身的透气性还能够保持室内湿度与温度的相对舒适,节省建筑内部的耗能。

(二)旧木头

传统民居建筑无论用土、石、砖哪一种乡土材料来砌筑墙体,木材的应用都必不可少。木材因取材方便、便于建造而在传统民居建筑中被广泛应用,多用于梁、柱、檩、门、窗等。随着社会发展和建造方式的转变,木材曾经承担的重要角色也随之弱化,大量拆下的旧木材被遗弃或廉价出售。由于木材具有使用时间越长变形率越低的特性 [4],这些拆下的旧木材不需要油漆来降低它的变形率,都是极好的室内建筑材料。

瓦库茶馆系列作品所使用的木头,均为旧民居拆下来的旧木。旧木材再利用可以避免为了防止木材变形而对木材表面进行油漆,只需使用木蜡油或无味无害的水性漆对它进行养护即可,将很大程度减少油漆、粘合胶等带来有害气体的释放,增强了环保的实效。

(三)保持室内空间环境的长效性

建筑及建筑内部的拆改不仅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很难回收利用、为环境增添负担,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主要由砖瓦与旧木头等古民居的乡土材料构成的室内空间环境,则能有效回避因新装饰材料的使用可能带来的污染。这些不怕变脏变老的旧材料进入室内空间被再度使用,比新材料更具长效性。一旦室内环境的材料具备了长效性,便可以避免因材料逐新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重新装饰,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不必要的浪费。不仅如此,传统民居回收材料还能唤起人们的情感记忆,营构出沧桑的美感。因此,避免短期内对室内空间的反复拆改及对材料的追新,延长室内空间环境使用的时间,就是最为有效的绿色设计

四、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在不断提升,对机器设备的依赖逐渐增强,在此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渐渐发生着变化。无论科学技术怎样改变建筑和室内环境,阳光空气及自然材料带来的舒适感并没有改变。传统民居建筑创造、积淀了丰富多彩的生存方式和民居形态,今天依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瑰宝。让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起点,重新审视建筑和室内环境,站在当代科技的高点,向传统民居建筑致敬与学习,借用它们最直接最单纯的智慧,创造令人身心舒适、充满阳光空气的绿色室内空间设计作品。

*

本文为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石砌民居聚落的特点及成因”(项目编号:13YJC76012)、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五个古镇的用材与修缮研究”(项目编号:2013jk0464)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1]刘兰君.浅谈绿色设计[J],青春岁月.2014(6)

[2]卢军主编.建筑环境与工程设备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105.

[3]李斌、刘香编著.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机械出版社,2012:22.[4][美]郭梦麟、蓝浩繁、邱坚编著.木材腐朽与维护[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191.

上一篇:影视与舞蹈的联姻 下一篇: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