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六字诀”

时间:2022-07-30 08:44:20

小说阅读“六字诀”

小说阅读“六字诀”:“人”、“构”、“境”、“特”、“互”、“意”。

“人”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是小说刻画的重点,但次要人物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二是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三是借次要人物之口评价主要人物;四是线索作用,贯穿文章。

“构”不仅包括小说的“情节”,还包括“布局”。小说的情节布局一定会掀起波澜,或是步步蓄势,波澜迭起;或是卒章显志,悬念顿消;或是戛然而止,余音绕梁等等。

“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还包括事物的描写,渲染的意境。自然环境的作用是常考题型,其作用主要有五:一是突出景物的特点,二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三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者心灵;四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五是突出主题。

“特”即小说语言的特定的含义、特殊手法、特别效果。

“互”即交流互通。小说文本的最大魅力在于作者与读者的交流互动,这种互通体现读者借助小说的情节和语言,同作者进行交流,借此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甚至对艺术形象进行再造。

“意”即小说的立意,小说的立意并不能独立存在,它是依托小说的其他五个因素相辅相成的。主要人物的秉性、次要人物的作用,布局富含的意蕴,环境描写的作用,作者的意图,读者的体验等等都涉及到文章的主旨立意。

结合具体文本,对上述“六字诀”相互勾连,融会贯通,阅读备考的效果定能显著提高。例 题 呈 现

宗璞《“这是你的战争!”》

1. 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宗璞《“这是你的战

争!”》

答案这一节通过师生问答,目的在于表现出孟弗之对征调大学生入伍的积极支持态度。①与第4节叙写孟弗之对志愿入伍的工学院三年级学生的支持、爱护形成映衬;②与第5节反对四年级蒋姓学生不应征入伍作对比或为第⑤节埋设伏笔;③与第6节萧子蔚老师对征调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解析“构”是关键词,但与“特”、“人”、“意”等均有关联。作答时首先要明确第3节的“特殊含义”。应试中许多考生往往忽略了孟弗之的支持态度,直接答与上下文的关联,还有不少考生缺乏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联系到第4节,却忽略了与5、6节的联系。

2. 文中对手帕的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

答案孟弗之先生将叠得方整的手帕递给志愿应征的大学生擦脸上的雪水,而后又将成为湿布的手帕顶在头上,这些细节都表明孟先生对应征学生的欣赏、爱护、支持、赞扬,并且由衷地高兴。

解析“具体说明”,要求将具体的描写内容概括呈现,这也是“特”的要求。如直接答心理活动则要扣掉2分。如分析不够丰富细腻,只答到“欣赏、爱护”,就只能得1分。

3.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

答案①“雪”:一是自然界的雪,二是象征着笼罩着的越来越近的外敌入侵的战火,三是象征应征入伍作翻译的消息,四是象征师生之间的亲疏关系。②“雪”与“腊梅林”:象征青年们志愿献身保卫祖国的纯洁无瑕、迎难而上的爱国情。③“雪”由大到停到消融的变化过程,喻示人物关系的和缓,更喻示着救国有望的情结。

解析作答难点在一个“互”字,题干中的“深刻寓意”需要读者准确探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深入体验。答点“①”从“特”字入手,由浅入深分析雪的特定的含义和特殊手法。答点“②”从“景”与“人”心灵联系角度作剖析。答点“③”从情节的变化角度纵观小说的立意。现 场 练 兵

王富的草鞋

季明

在八里湾人的印象中,王富的一生,似乎就是坐在他家场院的那个草鞋耙子上,不紧不慢打着草鞋。

草鞋耙子,是父亲留给王富的,至于是谁留给父亲的,也许是爷爷,也许不是。梨木耙齿,在麻绳经年累月的打磨下,已经光滑得油黑发亮。

王富除了干农活,别的爱好也没有,就是打草鞋。当然,在八里湾,乃至整个赤城县,似乎就只有王富一个人,还在打草鞋,也似乎只有王富一个人,还会打草鞋。

人们经过王富家的场院时,会停下来,翻起眼珠,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人说,打这些草鞋,有什么用呢?

王富说,穿啊。

人“哧”了一声,说,现在,谁还穿草鞋!

王富埋头干着自己的活儿,说,我自个儿穿。

打这么多草鞋,你穿得了吗!

这时,王富抬起头,诧异地说,咋穿不了?日子还长着哩!

人就又“哧”了声,走了。

王富的草鞋,也曾红火过,当然,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时他还年轻,从父亲那儿学会这门手艺,活儿精、漂亮,草鞋挑到集上,立马被人们抢购一空。后来,草鞋没人穿了,卖不掉。于是,王富的草鞋,便彻底退出了赤城的历史舞台。

王富很想把这门手艺传给后人,儿子坚决不学,说,这满世界谁还穿草鞋?孙子呢,说得更绝,这手艺,你还是带到棺材里去吧,我一年在外打工挣的钱,就这破草鞋,能买一火车!

七十九岁那年,王富在草鞋耙子上头一歪,摔倒在地。儿孙们把他抬进屋,已经不能说话了。王富费力地抬起手,指指自己的脚。儿孙们明白了,赶紧跑进屋,找出一双新草鞋,穿在他脚上,王富这才咽了气。

赤城是老区,这一年,筹拍一部革命题材的电影,导演请当地的一位干部帮忙买些草鞋来。红军么,肯定是要穿草鞋的。

干部非常为难,跑遍了整个赤城,也没找到草鞋的影子。后来,听说八里湾的王富会打草鞋,就带着导演来了。

看着那一满屋的草鞋,导演眼睛倏地亮了。王富的草鞋底儿上,用染成彩色的细草绳,编出花鸟鱼虫的图案。导演连声说,精品,真是难得的民间艺术精品啊!

导演是个艺术人,精心挑选了几双。你想啊,在客厅的墙壁上,挂个斗笠、蓑衣,下面再来串草鞋,多田园啊!

把剩余的草鞋全部买下来,拍电影,还不够,导演问,还有吗?

王富的儿孙们摇摇头。

在给王富办丧事时,要待客,儿孙们把那个草鞋耙子劈了,做了炖肉汤的柴,本来看着这满屋的草鞋也碍事,要清出去,烧掉,王富老伴死活不同意,说,留着是个念想,看见它们,就好像你爹还在场院里打草鞋哩!

导演急忙又问,谁会打草鞋呢?

儿孙们和八里湾围观的人都摇摇头,说,除了老一辈的人,现在谁还会打草鞋呀!

――摘自《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1期)

阅读上文,合理运用“六字诀”回答下列问题。

1. 文章第2段叙写含义丰富,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简析在小说中“路人”和“导演”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探究小说中“王富”这一形象的深刻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①第1句突出了编制草鞋的器械与技艺薪火相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②第2句写梨木耙齿的光滑则突出王富一家几代人都把生命倾注在编制草鞋上了。③光滑的梨木耙齿就是一段千百年草鞋匠的奋斗史。

2. 同:①都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②借人物之口来评价人物。异:①路人对王富的不解,从反面来衬托王富的孤独与执著;②导演对王富编制草鞋的褒扬,从正面突出了王富的技艺高超。

3. ①“王富”其人,经济并不富有,但是精神富有;②路人的嘲笑、家人的不解,反衬出老人对传统文明的深情守望;③草鞋匠王富是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他的境遇也是传统文化的现实境遇:逐步衰退,但仍闪现一屡希望的曙光。

(作者:李正浪,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上一篇:命题作文语言有味两招 下一篇:文学类作品阅读易错题之“作用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