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导入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探析

时间:2022-07-30 08:28:52

工业设计导入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探析

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亟需创新,工业设计是创新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呼唤工业设计的导入。在现代工业设计的职能再认识的基础上,分别从产品属性、制造方、设计方、成效、体制等五方面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导入工业设计的困境。并分别从观念导入、造型设计、人机关系改良、品牌创建与管理和文化引导等五个层面提出了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导入工业设计的基本路径。

装备制造产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装备制造业长期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粗放增长”道路也即将走到尽头,尽快实现产业升级,是装备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产业升级,创新是关键。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关键在于产品创新。

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工业设计是创新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从创新的形式看,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同属于创新的两种主要形式之一。从创新的手段看,工业设计通过造型创新、功能创新、方式创新、文化创新等方式,实现产品创新。

研究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与工业设计的关系,把工业设计有效导入到装备制造业中,对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实现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工业设计职能再认识

新世纪以来,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曾于2002年、2006年两次修订工业设计的定义。这两次修订均与当时国际文化、经济新形势密切相关。定义的修订反映出工业设计的内涵和外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新的界定和进一步的拓展。相应的,现代工业设计的职能也已从传统的外观和美化的基础上,逐步拓展。总的来看,现代工业设计积优化职能、管理职能、整合职能、引导职能等多种职能为一身,已成为(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驱动器和牵引机。

优化职能使工业设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工业设计的核心职能。工业设计通过对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装饰;功能、使用方式等方面的改良、革新或创造,使产品更加适合于人的使用,更加有利于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工业设计的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程序管理和品牌管理两方面。从程序管理角度讲,工业设计通过程序规范产品开发的流程,运用系统设计的方法,通盘考虑产品生产、装配、运输、使用全过程,控制产品开发成本,保证产品开发成果。从品牌管理的角度看,工业设计通过品牌基本形式语言的规范化,实现品牌形象的一贯性、连续性,保证品牌的可辨识性。工业设计的整合职能是指通过对不同的造型、功能、技术、原理等要素的再创意、再组合,从而创造新产品的职责和功能。产品设计的过程就各资源、要素的重构和创新的过程。讲工业设计具有的引领职能是建立在工业设计的文化属性基础上的。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的、可持续生存发展的(生活方式)需求。”从生存方式的高度探讨工业设计,为工业设计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每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出现,必然带来的是机器(工具)的巨大变革。这种革新往往带有革命性色彩,甚至可能够创造全新的产业。这种变革往往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苹果设计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典范。苹果公司把工业设计各项职能最大化,实现了苹果帝国的伟大梦想。

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过程导入工业设计的困境

1.从产品属性来看:不易开展工业设计

装备制造类产品一般为既有产品,并基本定型,留给设计师的设计拓展空间有限。首先,装备制造类产品功能非常明确,功能优先是此类产品工业设计研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装备制造类产品内部结构复杂且相对稳定,设计过程中,一般不宜也不易改动。再次,装备制造类产品型材料一般以金属板材、型材等为主,加工制造的工艺以铸、锻、焊、铆、折、弯、剪切等冷、热工种为主,造型变化难以丰富。最后,产品一般体积大、工作强度大,对产品操作的人―机关系要求较高。

2.从制造方来讲:不愿意开展工业设计

首先,许多装备制造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不足。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工业设计在提升产品品质、品牌的作用,对工业设计的价值并不能完全的认同。企业往往认为,企业最初的资本积累并不是工业设计带来的。企业也缺少工业设计促进企业发展的实际案例。

其次,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是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生产、经营的主体,很多企业产品种类单一,缺乏足够的竞争意识,经济效益平平。企业这种产出-投入的恶性循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不能也不愿专注于设计。

再次,装备制造产品属于长生产周期产品。在长生产周期产品体系中,产品销售具有不确定性。虽然设计投入有限,但生产投入是巨大的。在没有确切的市场把握性下,制造企业不愿意承担产品换代风险。

最后,装备制造产品的生产规模也限制了工业设计的推广。一些特种设备、大型设备的生产批量不大,对工业设计的需求自然就不够强烈了。

3.从设计方来讲:难以胜任工业设计

装备制造业的工业设计工作要求设计师既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又具有较强创意能力;既懂得设计创新又熟悉生产实践;既具备系统的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工程基础理论。相对于一般的轻工电子产品,装备制造产品的原理层次高、内部结构复杂程度高。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之初,对产品的认知、解读是一道重要门槛。许多设计师难以跨越。由于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学科差异,要么技术优先,产品只是结构上加外套,要么造型优先,连基本的技术原理都难以实现。装备制造类产品的工业设计需要更高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更加全面地设计师来担纲。

4.从成效上看:成果不够理想

从装备制造业多年的发展成果来看,真正能够称得上工业设计杰作的作品并不多见。无论是驻厂设计师参与的联合设计开发,还是委托设计咨询机构的单独设计开发,似乎在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上,都难以达到共赢的局面。

上一篇:卫浴间防水装修不可不看5大攻略 下一篇:论双语能力的优劣势及双语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