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重心转变

时间:2022-07-30 07:52:14

论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重心转变

摘 要: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扮演着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特殊角色。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应该认识到强烈的使命与责任感甚于一流的能力,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我,关爱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同时,在目前社会不可控性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要特别关注学生挫折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辅导员 重心转变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第三条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可见高校学生辅导员是作为一个多重角色的综合体而存在,且责任重大,也意即,辅导员多重角色的准确定位、转换与扮演要求其掌握不同工作理念、技能与方法,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优秀的“多面手”,这是一名成功的辅导员的必备条件。然而,在学生辅导实践工作中,此目标的实现路径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也因此使辅导工作变得复杂、丰富起来。

一、强烈的使命与责任感甚于一流的能力

“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1],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就是“强心剂”,能使人精神振奋,激发潜能,充分调动人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使命与责任常驻心中是开展学生辅导工作的重要前提。何为辅导员的使命与责任?主席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理解作为一名辅导员必须自觉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辅导员在实践工作中必须时刻反思自身的使命与责任所在,其言谈举止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是否切实围绕自身的使命与责任,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理念与方式,使之适应学生辅导工作的需要。在这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过程实际上就是使命与责任感的实现过程,或就是说,辅导员形成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本身就是工作能力的体现,缺乏使命与责任感,辅导工作就会失去正确的目标与方向。

二、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知心人

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几点希望,首先就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要求教师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无可厚非,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学生来展开,围绕一个“爱”字展开,并以此为出发点,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做活。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的机会最频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就要做到和学生们保持心与心的沟通,努力做到不仅和学生们是师生关系,更让他们感觉到是朋友关系;要注意观察,广泛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不放过每一个学生遇到的任何困难,不管是心理方面、生活方面还是其他方面,特别要重视困难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种种实际困难和各种思想问题。

辅导员要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要做到: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2]的基本工作价值观,尊重大学生发展阶段的各种规律,一切围绕学生的需要出发,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生活目标,抑制不合理的需要,通过必要的引导与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成才的动机。

其次,必须注重工作方法的创新,通过创新解决问题。这也是以“学生为本”工作价值目标对辅导员工作方法的要求,也意味着辅导员工作方法的选取必须服务于这个目标,传统的工作方法都倾向于注重管理与控制,实践证明,在新的形势下,学生辅导工作必须通过创新来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度的控制是必要的,但是目前更应重视服务、协调与沟通。

最后,必须注意工作手段的多元化发展。一般地,辅导员都知道与学生最好的沟通方式是成为学生的朋友,经常下寝室、通过学生干部与学生建立起联系的桥梁等等,这些方式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的学生辅导工作已不是单纯的辅导员一一对应的工作方式所能达成目标的,必须通过组织化、网络化、技术化的手段广泛建立与学生有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联系方式。

三、重视提高学生的“逆商”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或称挫折商或逆境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逆商三个因素,在智商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逆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突发事件越来越多,社会不可控性大大加强,同样也影响到对大学生的教育,其天之骄子的地位在不断改变,他们不可避免地要比以前遭受更多的挫折,如学业上的压力、严峻的就业环境、情感障碍、人生经验缺乏等,如处理不当,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的国内外高校安全突发事件形成的绝大部分是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引起的。目前大学生的挫折来源一般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特定的年龄阶段使大学生继续深受“温室效应”惯性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温室效应”是指这一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一般享受了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当他们跨入大学以后,远离家乡、父母亲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感到无所适从。

第二,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准备阶段,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在家庭里,其需求满足往往是全方位的被动满足,而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学生必须重新经历一个被别人认同的过程,因此要求学生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学习方式,但是很多学生无法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缺乏适应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挫折感因此产生。

第三,社会客观环境大变革、大发展,新旧观念大转变,造成学生心灵的剧烈碰撞和冲击。高校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等,使大学生直接面向市场,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竞争的巨大压力。

辅导员应该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群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交流思想、加深了解、开阔胸怀。辅导员要自觉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开设有关专题讲座,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与人相处。同时,对少数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倾向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予关心,以提高学生的逆商。

四、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应建立在自我提高的基础上

主席于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3]。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基于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学生辅导员应该积极努力,不断提高自我要做到:第一,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做道德的先行者。辅导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历史使命,承担着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在社会上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因此,应该成为思想先进、政治觉悟高、立场坚定、讲原则、识大局、顾大体,政治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者。

第二,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改善工作技能。辅导员工作政策性、实践性很强,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动态、系统工作,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事务操作层面,都对工作者有很高的要求,都需要其掌握最前沿的科学理论,具有最娴熟的技能。一般而言,辅导员所要完成的教育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协调能力的教育、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身心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党团知识教育、大学生活教育、诚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4],学生辅导员必须具备与之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

第三,要加强辅导员师德修养,率先垂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员和引路人,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着学生,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学生看齐的,自己先看齐。同时,还必须随时检查自己、反思自己、完善自己,保持永不褪色的风范,为学生当好表率,因此,辅导员加强自身修养,具备良好师德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杨宗华,宿春礼主编.责任重于能力Ⅱ.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12.

[2]董海艳.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学生为本.职业圈,2007,(16).

[3].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7.

8.31.

[4]董锦红.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西部》.2007,(16).

上一篇:对高师院校师范生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试论新形势下电大教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