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自主课堂中发挥教师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

时间:2022-07-30 06:41:46

如何在自主课堂中发挥教师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

自主课堂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倡导的一种课堂方式,学生在自主的课堂中,高效地学习。但是学生自主,不代表老师就无事可干了,其实老师在课堂中大有文章可做,教师在自主课堂中扮演着三个角色: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

首先来谈谈组织者这个角色。在这三个角色之中,组织者是另外两个角色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是重中之重。

在一节课准备之初,教师首先应该备教材、备学生,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在教案中创设合适的问题,根据了解的学生情况,明确什么时候需要教师参与、什么时候需要教师合作,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合理的自主,既不包办代替,也不不闻不问。

面对与以前旧知识有关联的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置回顾旧知识的环节。面对一些与以前知识没有关联的全新知识时,可以采取课前发放预习案的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这样,教师才能做好自主课堂的“组织者”。

自主课堂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这样既避免了老师不自觉地强调自己的中心地位,也避免了学生单打独斗、力量薄弱的缺点。因此,要做好自主课堂的“组织者”,还要熟知如何组织,让学生的小组合作更加有效,这样才能让自主课堂中学生的精彩想法层出不穷。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感受合作学习的作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才是巨大的。合作学习就是集思广益。在长期团队的合作交流中,学生会逐渐形成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二、激发合作学习的需求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引起学生合作学习需求的情境。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时,学生可以顺利地独立完成,根本用不着合作学习,这样就可以采取直接汇报的方式。而在解决一些难题时,学生往往很难独立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中,当教师的提问出现无人举手回答,或者出现集体沉默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轻松的小组交流,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加入到讨论的团队中成为一分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参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意识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合作可以产生1+1>2的效果,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问题不但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引起不同意见甚至争论,这样才能使学生不盲目地跟随别人的思维,养成思辨的习惯。

三、总结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划分。小组内部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且定期轮换,保证每位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但小组组长要固定,负责组织成员讨论,收发作业材料等。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思考、倾听、交流等形式来展开的,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如何向同伴提问,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如何表达个人的观点等。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记录别人发言的要点,等别人发言完毕后再作补充、修改。

做到了以上这些,老师就等于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学生更好地展现个体思维的独特,群体思维的强大。

再来谈谈“参与者”这个角色。如果说“组织者”更多的是幕后导演的话,那么“参与者”就是前台演员了。这个“参与者”就好比对口相声中的“捧哏”,学生就好比对口相声中的“逗哏”。捧哏的关键首先在于会帮衬、会“托”,而又要托得毫无痕迹。“捧哏”的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能喧宾夺主,抢了逗哏的风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参与”一定要明确目的,课堂不是让自己出彩,而是通过自己不着痕迹的参与,让学生这个主角表现得更加精彩。还有,在“捧”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不能絮絮叨叨,犯喧宾夺主的大忌。否则,不知道课堂是老师在学,还是学生在学,还是少有的几个优生在学。

最后,谈谈“合作者”这个角色。自主学习的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不着痕迹地参与课堂。过多和学生合作,就会喧宾夺主,但不意味着不需要合作。教师可以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参加一两个小组的讨论,不是为了改变这些小组的讨论进程,更多的是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识的过程,以便及时进行调控和引导,从而避免因为长期处于“组织者”的角色,缺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必要的了解,在组织自主学习时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处于低效的状态。

总之,在自主课堂中,只要教师研究并发挥好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那么,在自主课堂这个舞台上,学生的学习会更加高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

上一篇:加强小学生的责任感教育 下一篇:畅游乐海,多元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