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30 05:38:42

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027-01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来完成这项工程。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为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本文分别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中摄影测量与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规划 摄影测量与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土地规划指一国土资源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或近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

地理信息技术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3S:遥感(Remote Sensing,RS)——人们在航空器或者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物进行远距离感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1 遥感(RS)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的进程日益加快。为了加强土地产权的有效监督,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来对土地利用现状跟踪管理,实现土地利用现状动态管理、加强土地产权的有效监督、建立“以图管地”的土地资源管理新模式。遥感技术可以给土地规划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是信息时代土地现状数据采集、更新和修正的重要手段。遥感图像具有信息量丰富、形象直观、覆盖面广,多波段、多时相、准确等特性。通过遥感图像,可分析土地利用类别和土地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航空图像像片可用于编制大中比例尺影像地图,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为城市规划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工作底图。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影像应用步入全数字阶段,进入1m甚至1m以下的高分辨率和立体成像后,在土地规划中的利用越来越广,减少土地规划中对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特别是在贵州铜仁思南条件困难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更是难度大、周期长。而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国土资源调查,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益。但是遥感影像解译还必须与外业调查相结合,否则解译质量很难符合要求,同时在遥感影像解译过程中,人为影响因素较大,要求作业员有较高素质。

2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中的空间定位,并能辅助遥感。目前,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利用少量的几个控制点或仅利用一个控制点(基准站)即可取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完全可满足大、中比例尺的测图要求。随着GPS动态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GPS接收机的不断推出使得动态确定载体姿态的技术有了巨大发展从而大大开拓了GPS在遥感中的应用领域。目前,GPS已与多种传感器(如合成孔径雷达、机载激光断面测量系统等)组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这类传感器的定位与测量精度。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应用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

(1)GPS辅助航摄飞行导航,以实现精确定点航摄;

(2)高精度动态像机定位,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3)与其他传感器组合,确定载体的位置、姿态、速度和加速度。

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在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中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成果既解决了运动中载波相位模糊度这一难题,又克服了机载动态GPS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极大地推动了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实际应用。GPS在遥感摄影测量方面的广泛应用,对土地的利用规划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基础,结合规划管理工作的业务数据,将规划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完成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规划辅助编制等任务。目前,GIS在土地利用规划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设计分析现在GIS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中已成功运用。如:土地地类适应性评价、地类规划平衡分析、规划技术指标分析、规划道路网分析、规划方案评价等。GIS的技术支持,加大了分析的深度和广度[2]。

(2)辅助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运用遥感数据和GIS对地理空间信息强大的管理和分析功能,能准确计算农田规模和环境容量,进行有关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生态指标分析,完成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田面平整、基质改良工程量、与周围环境融洽度等指标计算,从而有效确定各地块利用方向,辅助土地利用规划中各项工程的合理选择。运用GIS技术可以极大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正确指导规划的编制和具体规划方案设计。

(3)规划设计方案虚拟虚拟GIS具有观察立体细节的能力,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者通过虚拟GIS能观察房屋、田块、道路、公共设施等各层实际景观,分析出土地利用的各项效益与弊端,结合GIS数据库实时对房屋、田块,道路、公共设施定位,获得规划设计区域的3维图像。规划设计者可对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进行身临其境的感受,由此作出正确评价和筛选,辅助进行形象思维和空间造型[3]。

参考文献:

[1]汪凌.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应用的现状与趋势[J].北京测绘,1996,(3):7-101

[2]任伟.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及3S技术应用[J].国土资源导刊,2002,(2):53-541

[3]王淑芬,介长春.GIS在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国土资源.2005(9):46-47.

上一篇:基于VisualC++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监控画面的研... 下一篇:如何提高新型软磁材料在变压器中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