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应成为学生的“自留地”

时间:2022-07-30 04:21:47

家庭作业应成为学生的“自留地”

作业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构成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要素。在“课堂检测”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性的“课后作业”,对知识点和课堂主要知识生发出的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进行练习,可以达到拓宽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完成“课后作业”,就是要由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过渡到能力的形成,进而去解决问题,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很多教师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布置家庭作业,发送到学生家长的手机上,体现“家校网络互动”,促进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

但笔者以为,作业永远都是学生的“自留地”。布置作业的方式应该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不需要靠第三者在中间“转达”。

其一,这样的“转达”,有时可能会造成作业“丢失”(家长忘记了),有时可能还会误传(家长表述错了),有时可能会给家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家长不在家);其二,这样的“转达”,使学生个体与课后作业之间产生一种心理距离,甚至是对作业的不认同或是对转达的作业持有怀疑态度;其三,这样的“转达”,错失了学生对作业题目的最佳思考机会和知识生成的有效时段,影响了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效果;其四,这样的“转达”,会破坏“教与学生态”的平衡,弱化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探究“隔层” 感,这从本质上削弱了双向互动的原动力,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与探究性。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不利。

因此,学校在搭建“家校网络互动平台”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比如,在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安全教育等方面,家校互动可能是非常有效的,而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要遵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把家庭作业看成学生的“自留地”,让其记住应该做的作业,对自己的作业负责,这不但是学生的分内事,更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教”固然重要,“学”更是采撷知识的不二法宝,踩好“教”与“学”这个双轮,学校教育之路才会走得更稳更远!

上一篇:梦醒,花开绚烂 下一篇:学校管理务求“新、全、活、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