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时间:2022-07-30 02:49:06

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摘 要】目的:观察探讨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1月某院收治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18例,前者给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后者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评价疗效,统计持续疗程、24个月患者结局。结果:联合组接受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0.18±2.18)次、(89.52±84.15)109/L低于对照组(15.30±4.19)次、(165.10±102.16)109/L,一次治疗CR率61.11%、24月不良结局率27.78%优于对照组22.22%、8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沙利度胺;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16-01

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是较为罕见一组恶性疾病,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随着社会环境危险因素的增多,近年来其发病率显著上升,目前该病症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除临床细胞移植、输注外,多采用药物治疗,因患者间病情差异较大,其治疗效果差异也较大[1]。本次研究应用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疗效较显著,且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4月至2011年1月某院共收治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3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年龄17至65岁,平均(42.1±18.1)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26例,其中Ⅱ期4例、Ⅲ期14例、Ⅳ期8例;套细胞淋巴瘤6例,T-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PLL)4例。均接受过相关治疗如淋巴细胞输注,未取得显著疗效,或疾病进展,行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经影像学等相关检查未见肝肾功能异常,未合并其它严重系统疾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1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联合组:治疗前4日,给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前者以25mg/m2,1次/d,静脉滴注至治疗第3日,后者10mg/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mg至40mg,晨服,至治疗第1至4d。4至6周/疗程;治疗第4日,服用沙利度胺,50mg/d,晚服,每周递增25至50mg至200mg。化疗间歇期内若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ANC)计数

1.3观察指标

患者接受治疗疗程情况;ANC指标,淋巴细胞计数;观察24个月,统计患者结局。

1.4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参照WHO肿瘤治疗评价标准:据NCI变化分为CR(完全缓解)增值完全得到遏制、PR(部分缓解)部分细胞增殖得到遏制且增殖细胞增殖幅度显著降低、SD(病情稳定)病情未恶化、PD(疾病进展)病情恶化[3]。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数(n)与率(%)表示,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联合组接受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一次治疗结束后,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2.3不良反应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例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现阶段慢性淋巴细胞增殖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晰,多采用化疗控制病情,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目前,该症的治疗药物以核苷类如氟达拉滨为主,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联用是常用的治疗方案,经临床证实疗效显著,而沙利度胺应用相对较晚,其具有免疫调节、抗血管新生、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3]。本次研究采用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提高患者生存几率,降低复发行二次治疗几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英华,刘立根,高武,等.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6例[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09):398-400.

[2] 谢平,庞楠楠,郭新红,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及与预后的关系[J].细胞与分析免疫学杂志,2013,29(12):1307-1311.

[3] 黄维,张庆娟.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3,17(17):102-104.

上一篇:寻常型银屑病(白)的心理护理与皮肤护理 下一篇:NICU气管插管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