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21年,八旬老人仍乐活

时间:2022-07-30 02:41:45

抗癌21年,八旬老人仍乐活

湖南省安化县大福镇东山村现年83岁的刘如超老人(图右一),耳聪目明,精神矍铄。不知情的人绝不会想到,21年前他患上了直肠癌,做了手术切除,术后又做了化疗。如今他每年体检,都没有发现异常病变,各项化验检查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面对笔者的采访,刘老说:“许多癌症患者意志薄弱,不能正确对待疾病。我之所以能活到今天,证明要战胜癌症,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勇于面对!”

打死癌症这只“老虎”

癌症在人们心目中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有些人“谈癌色变”。而刘老对患直肠癌的认识,也经过了一个由害怕到正确对待的过程。确诊以后,他尽管也伤感,但认定“人总有一死”,怕也没用,还不如勇敢地面对。通过学习医疗知识,加上邻居、医生、朋友的安慰,鼓励,妻子也常用“既来之,则安之”的话开导他,使他慢慢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他慰藉天天以泪洗面的家人说:“人都会死。况且,大夫说我起码还能活几年,你们应当高兴才是。目前我要做的,便是正确地对待这个病,在精神上打败它。就像武松遭遇了老虎,假若你怕它,打不死它,就会被它吃掉。我就把这个癌症当成景阳岗上的老虎,要想办法打死它。”刘老从报刊上那些抗癌“明星”身上汲取力量和经验,积极接受治疗。在确诊病情的当月,他就做了手术,手术后做了化疗,并结合中药,采用心理、饮食和运动疗法,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生气是拿生命开玩笑

刘如超老人从来不吸烟不喝酒,也没有不良爱好,平时生活也有规律。这样的人怎么会得直肠癌,刘如超老人认为主要是1985年自己因为某一件事情很长时间生闷气导致的。患病以后,他接受了教训。虽为时已晚,但他认为对疾病的治疗和保持乐观的情绪非常重要。于是,刘老便在家中挂上了“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生气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等条幅,用来警醒自己。他还从报刊上查找了不少“不气歌”来阅读,在以后的日子里尽量控制自己,很少生气。刘老认为,人活着就要以健康为中心,特别是退休后,一定要从思想上迅速转到这个中心上来。他说,健康是“1”,金钱、名誉、地位等是“0”。有了健康,0越多总值越大;没有了“1”,再多的0也只是个0。

知足还要会比较

21年来,刘如超的生活起居很有规律。他每天按时起床,晚上9点准时睡觉,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再好,他也只看到9点;吃饭、活动、健身按摩都定时,就是正月初一,也按时吃三顿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晚上用温水洗脚15分钟,从不间断。

此外,刘如超老人还认为要知足常乐。孔子曾经说过:“饭蔬食,饮水,曲肱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刘老时常想,自己的生活现在已经够好了,不愁吃,不愁穿,没有必要再去追求高档。如果不知足,不仅不能“常乐”,还会导致心情不舒畅。有时,遇到一些事,例如职务、工资、住房等方面心理感到不平衡时,刘如超老人就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或者与曾在一起上过学共过事,其职务、工资、住房现在还不如自己的同志比,这样一比一想,思想就通了。

病魔似弹簧,看你强不强

做完手术后,刘如超老人21年来一直坚持体育锻炼。他根据自身的情况,坚持了三项活动:一是“导引养生功”,二是穴位按摩,三是打门球。他在球场上击起球来,精神集中,心事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不打球的时候,队友们三三两两在一块,海阔天空,无话不说,欢声笑语,乐而忘忧。刘如超老人认为:打门球是项体育活动,比赛中有胜有负,个人击球也会有成功和失败,胜负和成败,对老人们来说又有着性格和心态上的磨炼。

在21年与病魔作斗争中,刘如超老人深深体会到――病魔似弹簧,看你强不强,你硬它就软,你软它就强。

(题图为刘如超夫妇)

上一篇:晨练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下一篇:动力触探试验的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