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感觉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7-30 02:06:51

试论音乐感觉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 要:音乐是舞蹈的先导和基础,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动作的连续贯穿,节奏的变化、艺术形象情绪的表现和展示都依赖于音乐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的变化。而在实际舞蹈教学中,对于音乐艺术和舞蹈技能之间的侧重关系,学生往往很难将两者平衡起来,不是偏重音乐情绪、忽略舞蹈动作表现,就是机械地以动作来表现音乐节奏而忽略以舞蹈语汇表现深刻丰富的音乐情绪,即舞者的整个形体表演缺乏音乐感觉。本文将对音乐感觉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舞蹈;音乐感觉;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17-02

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舞蹈家,都应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学,有着较高的音乐修养。而这种教育,在培养舞蹈演员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在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音乐欣赏课,以及视唱练耳和钢琴课的设置上,最重要的也是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就是体现在每天进行着的舞蹈基本训练的教学中,当学生们在舞蹈课堂里合着音乐的节拍,学习各种复杂的舞蹈技巧时,对学生进行音乐感的训练也同时开始了。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具有卓越的舞蹈表现能力,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

一、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舞蹈与音乐共生存,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音乐为舞蹈起着渲染和烘托气氛的作用,给舞蹈人物应有的性格刻画,与舞蹈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在舞蹈剧和舞剧中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只有对音乐有深刻的感受能力,才会有创新和创造。俗话说得好:“有感而发”。舞蹈是一种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艺术。舞蹈形象的创造是通过音乐所提示的情感,用人的“外在”肢体、身段、眼神和面部肌肉的动作来表达出可以“看得到”的艺术形象。

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尤为密切.舞蹈中舞者所表现出的良好的“乐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学习磨练而形成的一种能力,是人们对舞蹈音乐节奏的感觉能力和对舞蹈音乐的想象能力,以及对舞蹈音乐风格的表现能力的综合反映。随着人们对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视,舞蹈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得到更进一步的确立。为了顺利实现现代舞蹈素质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舞蹈教学中音乐感觉的重要性

任何艺术作品都要以情动人且离不开美感的训练。摄影艺术中的美感,主要是靠光线的明暗、角度的选择、景物的取舍等来表现,其中缺少任何一项,都称不上美。舞蹈训练中的美感则是以人体为载体,以形体动作为手段展现出来的。这当中,音乐的美感是伴随着舞蹈者的动作溶入其中,而达到舞者的最佳表现并使其舞蹈具有一定的内涵。所以,音乐美感训练应是舞蹈教学的内容之一,它训练的是一种舞蹈艺术的表演能力,也是舞蹈魅力的体现。

(一)音乐美感与舞蹈教学的关系

音乐美感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舞蹈课堂中,舞蹈教师承担着指导和培养学生的任务,他们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和掌握舞蹈艺术最基本的技术外,必须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表演意识和情感意识,在这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审美过程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特别是那些初涉舞蹈领域的学生,不但缺乏舞蹈的基本知识,更谈不上对音乐在舞蹈中的美感认识。所以,强调音乐美感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审美意识的培养。

音乐美感教学都是从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和强化舞蹈技能、技巧的学习中,伴随音乐而开始的。由于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只注重强调培养学生们的舞蹈技能、技巧,而忽视音乐的功能和作用,这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很枯燥乏味,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造就合格的舞蹈艺术人才,使之服务社会并创造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此,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学生一投足、一伸手就能带给人们音乐和舞蹈美的享受。当然,对于初学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这并非容易做到,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条件、素质存在差异,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要求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博众长,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节奏与音乐美感的渗透

音乐美感训练教学同其他艺术教学一样,都有其严格要求的形式和规范,由于音乐美感训练是伴随舞蹈教学而进行的,因此,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按照舞蹈的基本规范去练习每一个动作的同时,应加强音乐的作用,让学生跟随着音乐鲜明的旋律和节奏去体味音乐的美和动作的美。因为没有音乐的训练会使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感到乏味,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呆板、僵硬的,不能适应舞台的需要。所以充分体验到音乐美感的训练,既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又要注意舞姿与音乐美感风格的统一,并编排出带有鲜明节奏意义的组合。舞蹈的节奏包括动作感觉上的快慢和强弱,这就要求在课堂训练中,音乐的旋律、节奏要由动作想象而产生表情,同时又要体现节奏韵律的形式美。音乐是人内心情感的形式之一,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准确把握舞蹈动作。因此,节奏鲜明的音乐,能使舞蹈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对动作的内涵锦上添花。

(三)音乐旋律与舞蹈表演的交融

教师和学生都要正确理解音乐学生的乐感是通过课堂训练逐渐培养起来的。在课堂中,教师必需亲自示范动作与音乐是如何合拍的,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进行学习。但在训练中教师除了要求示范动作的性质和组合训练目的之外,更应该把听音乐当作课堂上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教师要首先树立起这种意识,从每一节课做起,培养学生舞蹈动作与音乐相配合的感觉。设计课堂训练动作或组合时,首要的是选择与其相配合音乐曲目的风格是否与动作或组合风格相吻合,能否抒发相应的思想感情。与动作或组合统一风格的曲目,就能充分抒发与之相应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中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激情。

(四)舞蹈表演在音乐美感中升华

舞蹈表演中的舞蹈美和音乐美,是舞蹈艺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它既体现了人体的美,也展示了音乐表现美的形式。舞蹈教学中加强音乐美感的训练,是服务于艺术表现的重要工作和手段,没有艺术表演的需要,单纯的舞蹈美和音乐美是不会产生的。所以,在课堂训练中,不能有所偏颇,即把舞蹈的训练看作是单纯的技术、技巧,而把音乐当成是可有可无的。这种做法失去了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灵魂。有的学生在做舞蹈动作,完成各种跳转等技术、技巧时,常常会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精神东西,这一点与学生自身较强的音乐美感是分不开的;反之,有的学生做同样的动作,虽然舞蹈技巧完成得不错,可是动作给人的感觉是机械、僵硬、呆板,没有吸引力,没有艺术感染力。当然,要完全达到舞蹈者美感和音乐感的统一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文化水平和音乐舞蹈素质也不尽相同。如何能使学生在学校有效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提高,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师们付出艰苦的努力,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舞蹈的基本要求,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音乐美感,把两者科学地、有机地、恰当地、合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理想境地。

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仅应具备高深的专业技巧和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艺术修养,特别具有音乐修养。音乐感觉的培养,归根到底是一个艺术素质的培养问题。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训练和音乐感训练是同步进行的。而且这种以特殊方法进行的音乐教育,应该是舞蹈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兰羽.论舞蹈教学中对学生乐感培养的重要性[J].艺术探索.2004(5).

[2]蒋漓.谈舞蹈教学中的乐感训练[J].大众文艺.2010(22).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上一篇:老年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下一篇:关于美术造型基础教学“梯阶式”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