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室内体育课教学

时间:2022-07-30 11:05:50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室内体育课教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小学体育课程教材体系的重点。

实践证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化体育室内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形象。电教手段在这方面就有着独特的功能,它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用形、声、色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学习,去接受知识。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小学生的形象思维非常丰富,善于模仿,好奇心强,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能直观、具体、解图、助教、寓教于乐的特点,创设一个好的环境,让学生在观看中理解和学习,达到在乐中教,在乐中学,更多地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激发,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和掌握体育课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然而,技术、技能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从运动生理的角度来讲,运动技能的形成就是一系列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也就是通过多种感知,即视觉、听觉与运动知觉发生联系,在各种器官互相作用下,根据动作出现的顺序和时空关系建立起一连串的运动条件反射,而视觉感知,又是体育教学手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广泛地运用动作示范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利用各种感官,获得生动的表象,形成全面而深刻的感知认识。这就加快了对技术、技能的掌握。

然而,光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示范的成功与失败,动作难度的影响与限制等等,都不能较清晰、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不能定格的空中动作等)。为此,把体育课的内容与多媒体相结合,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放映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增加了感官刺激,如图像、色彩等,将输出的信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使复杂的动作过程简单、具体化,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品味动作,体现动作的结构严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本能的产生学习兴趣,自主的参与学习,比如学生在学习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时,我不是把学生带到操场,而是先在教室里观看录像,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从整体上看,对蹲踞式跳远有一个大致的较为规范的完整印象,然后再运用重放、定格等手段,关键点拨,指出要领,使学生能直接看到蹲踞式跳远的各个分解动作、要求。接着,再看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的全过程,使学生对动作结构有一个明确的感知,然后让学生观看起跳时的着地、退让和蹬伸,腾空后起跳腿逐渐向摆动腿靠拢,然后两腿一起上举,使膝接近胸部,落地前,大腿上抬,接着小腿前伸,同时两臂向前,腿、臂动作协调的动画片,使学生对全套动作有深刻的视觉和听觉体会。最后到操场上,教师指导、示范,实地操作。较轻松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不仅过程看得真切,要求听得明白,而且层次清晰,便于全面理解、容易掌握各种动作之间的衔接,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利于学生初步信息化的素养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推动小学室内体育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县兴隆庄学区大门庄小学

上一篇: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初探 下一篇:情景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