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数学作业特色化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时间:2022-07-30 09:59:30

设计数学作业特色化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基础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出能体现人文性、开放性、选择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特色作业来。让作业设计生活化、趣味化、自主化、开放化,真正成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让孩子们乘着特色作业这一智慧的“翅膀”,快乐地起飞。

一、生活化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的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处处要用到数学,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数学教育资源。如学习完“100以内的加减法”后,可以设计“今天我当家”的情境活动,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架,让学生自主购物,算一算“20元钱可以买什么?”“30元钱可以买什么?”“你最喜欢买什么?”“共要花多少钱?”……将枯燥的“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学生会倍感作业的有趣,进而喜爱上了作业。

教学“时间”以后,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了以下课外作业:

A.你平时在家锻炼身体吗?请你选择一项活动,具体做一做,记录一分钟内活动(拍球、跳绳、跑步或者写字、阅读、口算等)的次数。

B.了解一下,你们家庭成员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

C.查阅有关数学资料,了解各行各业在一分钟内都能做哪些事情?

二、趣味化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我在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使学生把作业看作是没有负担的学习,乐在其中。

如学习“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后,我让学生用这单元的知识把自家的电话号码编成一个竞猜题让其他同学猜的作业。

2和3的最小公倍数。 ( )

最小的合数。 ( )

一位数中最大的偶数。 ( )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 )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 )

比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少1的数。 ( )

5的最大约数。 ( )

学生根据这些条件,猜出“6482105”这个号码,按照猜出号码拨出去,接电话的果然是自己的同学,学生就觉得十分有趣。这样把作业寓于猜谜之中,有趣的猜谜活动吸引了学生,“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使学生在“乐”中求知。

三、自主化作业――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新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了“关注学生”,因此在作业设计上也要体现这一宗旨。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基础不同、能力不一、兴趣各异的活生生的人,所以作业设计要体现出差异和层次,使学生有选择的空间,能根据自身的水平、爱好选出适合自己的作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如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表内乘法”、“倍数”等内容后做如下作业设计。

A.喜欢背诵的你,请把表内乘法口诀背给你喜欢的人听。

B.喜欢计算的你,请根据口诀写出算式。

C.爱探究的你,请完成如下题目。

7×6+7=( )×( )=( )

7×4-4=( )×( )=( )

8×7-8=( )×( )=( )

5+5+5+5+5+5=( )×( )=( )

D.喜欢折纸的你,请按下面要求折一折。

红纸鹤3只,黑纸鹤的只数是红纸鹤的三倍。

E.喜欢绘画的你请按要求画一画。

“哭脸”2张,“笑脸”的张数是“哭脸”的2倍。

以上五项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任选2~3项。

四、开放化作业――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让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大胆创新。

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六(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样价为5元的书,书店对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利用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书方案:①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5×48=240(元);②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全班共付:5×90%×50=225(元),书多买2本,钱还少花15元;③多买2本再按九折转买出去,全班共付:5×90%×50-5×90%×2=216(元);4、多买2本再按原价推销出去,全班共付:5×90%×50-5×2=215(元);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案比较合适,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这样开放性的作业,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和创新的成就感。

实践证明,创造性的独具特色的作业,能为学生提供更灵活更广阔的求知空间,每一个学生都有能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展示自我、放飞个性的机会。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巩固所学、提高能力的有效延伸,为学生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及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素质教育才不会仅仅是“口号”,新课程改革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也谈小学数学教学阅读策略的指导 下一篇:多媒体课件的用与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