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学模式

时间:2022-07-30 12:39:31

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学模式

【摘 要】该文结合英国维根培训的体会分析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职教模式的建立,重点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学生中心;教学模式;职业教育

今年暑期,本人有幸参加了赴英国维根学院的教学培训,不但参观考察了学生实训场地、图书馆,而且亲身感受了气氛活跃的课堂以及方便快捷的校园网络系统。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历程已十余载,无论是中新合作、中澳合作还是中英合作,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引进外国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经验、理念和模式,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重点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一个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在这种模式下,基本上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大多数教师还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工作。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这一教学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清楚的显示出来。有学生把他们自己的学习概括为“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烧笔记”。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缺少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更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

2.传统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没有明确企业对学生的职业需求,缺乏正确的定位。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大多是专科教学计划的压缩版,是学科型的知识体系,在此模式下只注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3.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启发,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造成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结果是越学越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专业的信心,专业学习也就成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特征

高职院校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学科教育中的失败者,他们的特征是:他们缺乏学习的内驱力或动力,尤其对于理论课的学习没有兴趣,但是大多数学生喜欢做事,希望谋求一份理想的工作(职业)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是指把学生当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在分析学生的需求、兴趣、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和活动方案。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的是导演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英国维根学院在新生入学后都会做一个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的调查,通过调查,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高职学院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会有以下三方面:

(一)分析学生需求 设计专业课程

首先,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开发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必须着眼于学生目前的特点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来设计专业和课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开发应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

教育强调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因此,职业教育的内容不能简单地适应技术的发展及职业工作任务一时的要求,必须关注工作、技术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

2.课程的目标设定或职业能力开发应围绕社会需要的“岗位人才”、“职业人”、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人”,课程开发的职业能力要注重内化,职业资格注重资质,职业技能注重实用。当职业岗位发生剧烈变化且已有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面临失效时,从业者应该能够依靠自身内化的职业能力在变动的职业生涯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

3.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 从职业工作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顺序: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实践知识)为主,以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为辅,学生与生俱有的自然形成的认知心理顺序与自然形成的工作过程顺序是一致的;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

4.课程方案是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开发路径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包括学校部分的“学习领域”和企业部分的“工作和学习领域”,内容有:职业描述,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时间安排等。

(二)根据学生特点 设计教学模式

英国维根学院在新生入学时都会做一个调查,将学生分成VAK三种,即视觉型、听觉型和阅读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会根据学生特点来分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意味着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就是人们常说的“因材施教”。

1.建立理论文化课程的互动教学模式

高职学院除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外,还有一部分基础理论课程和人文素质类文化课程,这部分课程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除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开发建立互动教学模式。所谓课堂互动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学参与者之间在交往、交流、合作、对话的情境中,教师为配合学生学习而不断引发教学活动,学生又不断反馈和调节教学活动以满足自身学习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使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传统教学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获取知识与技能视作教学的基本价值,而以学生为中心则要求教学要确立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互动教学着力关注学生主体的心态开放、个性张扬和创造性潜能的解放,使学生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在互动教学中,教师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的积极主动的探求和追寻的心向。

2.构建专业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

英国维根学院的实训教学场地让我们大开眼界,真实的工作场景,教学过程俨然就是车间师傅在教徒弟。在这里学生学到的是职业技术,提高的是动手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现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上,就是务必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体系。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组合成教学模块,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边教边做、边学边做,这样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做的过程,教师教完了,学生也学会怎么操作了,这就是现在的“教学做”一体化概念。这种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零距离就业有极大的好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如同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培养孩子们求知,而且要培养思想道德,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三)加强完善制度建设和管理以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建立,同时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管理,才能保证学习效果。英国维根学院的信息网络系统有着严格的管理系统,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下载学习资料,提供阅读等,但是学生和教师上网都需要办卡,拿到相应的密码才能上网,而且学生的上网记录是被跟踪的。教师会根据学生上网的记录来判断学生的学习倾向,兴趣等。维根教学楼里也几乎没有手机信号,打电话需要出教学楼,更不用说用手机上网玩游戏。实训场,地到处贴着“用后请清洁”的标志,清洁打扫实训场地是维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维根,教师的民主平等的态度和学院铁一样强硬的管理制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保证,如同真正民主的社会是需要严格的法制来管理的。目前,高职学院的课堂管理还仍然处于“人盯人”的状态,常陷教师于两难的境地,“管”容易导致师生矛盾产生,从而使学生丧失对课程的兴趣;“不管”导致课堂无序,学生学习效果差。因此,加强完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高效,“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才不会成为一句口号。

总之,英国维根培训让我们领略到先进的职教理念和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坚信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渗透,我们的职业教育一定会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职教步伐。

参考文献:

[1]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2]孙泽文.互动教学:理论基础、实施原则和相关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3]教育的国际视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周宏(1965-),女,江西萍乡人,副教授,现供职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管理系,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沟通和应用文写作。

上一篇:基于CPⅢ控制网坐标变换模型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规模收益变化模型(VRS)的南通第三产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