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幼儿的餐前餐后管理

时间:2022-07-30 12:30:02

重视幼儿的餐前餐后管理

《幼儿工作规程》中指出:保证必需的营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幼儿教育含有照顾和教育幼儿的双重意义,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和满足幼儿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需要,这是幼儿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师不仅要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更重要的是担负着教育幼儿使其得到全面发展的任务。遵照规程精神,幼儿一目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应该以促进幼儿身心自由健康发展为原则,教养活动的安排应体现保教结合的原则,克服重教育轻保育,忽视幼儿常规训练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做法。而幼儿的餐前餐后管理环节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幼儿进食心理特点

幼儿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充满了好奇心。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由单纯的固定不变的饮食习惯发展为对食品的味道、颜色及形态俱全要求。他们易受周围环境和成人的影响。且现在大部分独生子女中偏食、挑食的现象较多,在家由父母祖辈包办喂食的大有人在,尤其是部分小孩子,一到进餐时间脸上表情马上“晴转多云”,对着饭碗愁眉苦脸,甚至于拒绝进食。幼儿的种种进食心理对餐前餐后的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加强保教意识,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

幼儿每天的中餐管理是教师很感到头痛的事,也是很忙乱的环节。教师整个上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教学活动游戏等已经觉得疲惫,到了中餐时间,会表现出手忙脚乱,招架不住。有时就会出现忽视餐前的洗手、桌面的消毒、幼儿的良好管理工作等。加上这个时间幼儿告状的多,打闹嬉戏追逐时有发生,这当口往往出现意外的机率较高。

幼儿的教养原则是以保为基础,保教结合。因此,我将餐前餐后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具体做法是:

1.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幼儿的工作是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两者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只有真正做到了保教结合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

《规程》,我们平时注重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交流

《规程》精神,学习“苏州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细则”,并就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教职工中开展专题讨论,统一思想和认识,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管理好幼儿用餐各环节。长全面关心幼儿的生活、保健、教养工作;保健老师负责幼儿的膳食、卫生,具体指导保教人员开展餐前餐后的管理工作;教师制定考核内容并认真记录,定期检查;教师与保育员分工合作,精心护导。幼儿成立“膳食管理委员会”,成员分别由领导、保健老师、食堂人员、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每学期人员进行适当调整,坚持每周召开一次“膳食会议”,群策群力,集大家的智慧,一起配制营养丰富、比例适当的膳食,以有效促进每一位幼儿健康成长。

2.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

习惯的培养在于优化教育环境、强化行为意识、严格要求训练。因此,幼儿为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是很有必要的。进餐是一种愉快的享受,饭前应避开一切不愉快的事,消除幼儿的紧张和忧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唤起旺盛的食欲。因此,我们首先为幼儿提供卫生整洁、环境优雅、秩序良好、宽松愉快的进餐环境,在幼儿进餐时间播放轻音乐,良好的气氛有助于食欲和消化。其次,教师与保育员通力合作,每个环节做到无缝衔接,以餐前准备环节为例:每班两教一保三位老师分工明确又配合默契,每一步骤做到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保育员:摆放好饭桌,先用清水抹布擦干净桌面,再用比例适中的消毒水擦拭,等几分钟后再用清水擦一遍,再用肥皂洗净双手,分发餐具,最后协助教师组织进餐。

教师一:组织幼儿做一些安静的放松动作,如拇指操等手指游戏;猜测今天吃什么饭菜?说说各种食物的营养和好处,引起幼儿食欲;指导幼儿分组有秩序地进盥洗室。

教师二:在盥洗室内照顾幼儿入厕、洗手,提醒幼儿正确洗手方法,按标记用自己专用毛巾擦手。

每天用餐时,保育员用专用手推车将饭菜放到固定位置,特别是热汤要时刻注意放在安全之处。

三、培养幼儿进餐时的卫生习惯

行为的早期教育培养有利于儿童习惯的形成巩固,有利于不良行为习惯的克服纠正,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

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可塑性极强,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不良习气,可为日后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日常常规的培养中,要特别重视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纠正不良习惯。

首先,照顾儿童进好餐,分给幼儿适量的饭菜,要盛好第一碗的量,教会幼儿正确的进餐姿势,要求幼儿进餐时不说话,不边吃边玩。咀嚼喝汤时不发出很大声响,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教师要注意语言的暗示,引起幼儿对食物的兴趣,让孩子愉快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其次,在每张桌上都放上一只小碟子,好让幼儿丢放皮骨残渣,教育幼儿不掉饭、不剩饭、不吃汤泡饭,对体弱幼儿做到细心照顾,用少盛多添的办法,逐步增强摄入量。鼓励幼儿吃各种食物,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对幼儿的进步及时加以表扬,鼓励的红苹果贴纸及时贴在幼儿身上,调动幼儿用餐的积极性;第三,餐后的管理也不可忽视,饭后要求幼儿用口杯漱口,用高温消毒过的毛巾擦净嘴和手,冬季还要提醒幼儿抹上护肤品,以保护皮肤;教育先吃好的幼儿及时端上小椅子离开餐桌,安静地在区角里玩耍,不影响别人的正常进餐;当全体幼儿用餐完毕,教师带幼儿户外散步,保育员收拾整理餐具及环境清扫。

四、观念转变带来的行为转变

1.加强幼儿餐前餐后的管理工作,使我保教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教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老师和保育员之间能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做好保教工作。由于运用了目标管理的方法,把幼儿保教工作纳入科学的管理轨道上,产生了良好的工作效果,调动了保教人员的积极性。对餐前餐后的管理工作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设计了相应的表格,使检查工作具体、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幼儿进餐时情绪愉快、活泼开朗,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建立了班级良好的常规秩序。

2.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幼儿的榜样。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使“习惯成自然”,教师必须对习惯的培养加以重视,只有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系统的知识教育和行为训练,才能使幼儿在幼儿生活、游戏、学习中初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个性,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基础。

3.家同步,形成合力。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不可缺少的环境。要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共同有效参与管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这样家同步,形成有利于幼儿健康的大环境,使得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如何兼顾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与自由运动呢? 下一篇:领略精彩:由三则语言活动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