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解秋乏

时间:2022-07-29 08:03:01

有句俗话叫做『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金秋十月,你准备好迎接秋乏来袭了吗?

元气亏空易疲倦

经过酷暑的煎熬,身体的疲劳度似乎已经积攒到了极点,到了“秋乏”的季节,身体自然会变体加厉,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搞得你成天无精打采,任你怎么休息也缓不过劲来。其实这“亏空”是身体以前就欠下的。“疲劳生于内”,身体内部都乱了套,整个人也就蔫了。中医认为,疲劳的根源在于人体元气不足。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来源于先天,受之于父母。我们的五脏六腑之所以能正常运行,就是因为元气的推动作用。但元气是定数,是人体内不可再生的资源,越用越少,只能通过后天之气来不断补充它的流失。

那什么又是“后天”的呢?中医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称为“中气”。脾胃强壮,人就特有精神。若后天之气不足,无以培补,人就会感觉倦怠乏力。而人们偏偏在秋天才容易感到困倦乏力,则是“秋后算账”的表现。夏天由于天气炎热,人们贪凉,喜吃冷饮,或者使劲吹空调,这些都很容易伤及脾胃。这一时间,脾胃本就虚弱,再加上湿邪来犯,旧债未偿,又添新债,脾胃受困则无力生化气血,气血生化无源则后天乏力,人就易产生疲劳、倦怠之感。且脾主肌肉,四肢也会因此而感觉疲乏。

穴位按摩补脾胃

由此可见,想要克服秋乏,首先就得培补后天之本。而通过按摩大包穴就可以达到护脾健胃的功效。大包穴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第6肋间隙处。刺激此穴时可采用拍打的方法,用掌心从上而下拍打此穴约5分钟,这样便可起到疏通脾经气血的作用。两侧都要拍,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此外这个穴位还有止痛的效果,是人身四大止痛穴之一,比如胀痛或是胸腹疼痛等,女性朋友长期坚持的话,对预防乳腺增生也有很好的效果。

调节饮食

除了穴位按摩,也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来减轻秋乏给我们带来的不适。有些人认为少吃肉多吃素就可以减轻秋乏症状了,其实这是一种误区。饮食是我们体内能量的最大来源,秋乏主要因脾胃受困、消化无力,以致元气不足。此时如果一味吃素,以致饮食过度单一的话,身体制造能量的能力就会下降。当然肉食也不能吃太多,脾胃本来就弱,还在膏腴厚味地猛吃,都将导致疲乏产生。平常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对抵御秋乏效果很好,可以帮助人体将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代谢掉,从而消除疲劳。此外,还要适当摄入些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及各种乳制品等。另外,多吃些山药薏米芡实粥对身体健康也是大有好处的。山药和芡实可补脾益胃,薏米可健脾祛湿,三者合用便可使脾胃强健。不过,煮粥时山药要后加,等芡实和薏米煮至半熟时方可加入。喜欢吃甜食的朋友还可以在煮粥时加个秋梨,口味和功效也相当不错。

上一篇:小恙,不可不防 下一篇:酸奶,要选带益生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