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训外包的利益和风险

时间:2022-07-29 05:18:09

浅析培训外包的利益和风险

摘要: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创造企业智力资本的源泉。随着外包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很多企业已经将外包这一概念运用到了培训职能的管理上。本文阐述了培训外包的适用性,重点分析培训外包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以及风险,并提出了有效规避风险、使企业在培训外包中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外包;培训;培训外包;利益;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 A

一、外包与培训外包

外包(outsourcing)也称为资源外包或外部购买,是指企业为了改善服务和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把一些重要但非核心的业务职能外包给专业的外包商,企业更专注于最能创造价值的业务,以最大化这些业务的潜在效率[1]。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外包的最终目标是专注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以及核心业务的开展,而将其他非核心业务职能转交给外包商承担完成,这些非核心业务是企业创造核心价值的核心业务的支持体系。

人力资源职能外包是指让第三方服务商或服务出售商连续提供人力资源活动管理服务。服务商将签订合约管理某项特定人力资源活动,提供预定的服务并收取既定的服务费用。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如果一桩交易的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交易成本,则企业应该选择“用市场来代替企业”的方法(如外包等)来使交易成本更低[2]。据此,对企业核心能力而言不是关键性的职能可以外包。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价值(对核心能力的贡献)及独特性(在外部市场的稀缺程度),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分为四种类型:稀缺且价值高的职能组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这种职能不能外包。另外三种职能包括:低稀缺性且低价值的职能、高稀缺性但低价值的职能以及低稀缺性但高价值的职能,这三种职能可以外包。

培训是指企业为了有计划地帮助员工学习与工作有关的综合能力而采取的努力,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或者是对于成功完成工作至关重要的行为。目前培训所关注的要点正在从教授员工掌握具体的技能转变为对知识的创造和分享这种范围更大目标的强调。也就是说,企业想要通过培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将培训视为一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

培训外包, 即企业把全部或部分培训工作委托给有资源、有能力的培训公司完成,企业只提供需求与资金,并辅助完成工作,而项目的事务性执行工作全部由外包公司承担。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企业人力物力,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培训公司的专业优势,这是培训发展的趋势。

那么培训职能是否适应于外包策略呢?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多数企业企图减少培训预算,挤压培训时间和节约内部资源,以争取竞争优势,培训外包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由于培训职能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低稀缺性且低价值的职能、高稀缺性但低价值的职能或低稀缺性但高价值的职能,比如说技能训练培训、基层管理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安全培训、计算机操作培训等等,这部分培训职能适合外包;而培训职能中也有一部分是属于高稀缺性且高价值的职能,即是企业所特有的、且直接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的培训,如食品生产企业独特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方面的培训。

正是因为培训职能中的相当一大部分是适合于外包的,而且通过外包的形式确实可以减少成本、节省内部资源、更专注于战略性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培训职能外包;也正是因为培训职能中也有高稀缺性高价值的部分,因此大多数企业都没有选择将其全部培训职能外包,而只是外包其中的部分职能。

二、培训外包的利益及风险分析

1. 培训外包的利益回报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培训外包,是因为这种方式为企业带来了相对于传统内部培训而言可观的利益回报,这些利益点也正是很多企业采用培训外包的诱因。

(1) 减少成本

减少成本是大多数企业采用培训外包的最初动机。一方面企业可以减少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资金成本,减少维持庞大的培训机构的费用等等。同时由于可以采用每次付费的方式,可以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另一方面外包商通过合并服务项目、流程再设计、管理和交付的自动化,通过规模经济向不同的企业提供外包服务,降低培训成本。

(2) 增强专业性

外包商专门从事提供培训服务的业务,因此可以说是这一领域最合适的专家,它们掌握较系统的培训体系和科学的培训方法,提供专题课程的讲授。企业可以得到培训的各个方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改善培训效果,提高培训的效率。这种专业性是传统的内部培训单纯依赖于内部人员所不能及的。

(3) 节省内部资源,专注于核心战略性事务

采用培训外包,可以使企业的内部资源如计算机、流动资金等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以更好地提供企业的核心产品。同时也使培训部门的资源从较为琐碎的课程组织管理等工作脱离出来,集中于与企业核心能力相关的战略性事务的培训与管理上,提高工作效率,最大化其潜在效益。

(4) 获得最先进的技术支持

由于其专业性,外包商可以一直站在学习新技术的最前列,这些新技术包括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培训的新技术等等。对于企业来说,培训并不是其核心的职能,因此在这方面企业要经常保持与最新培训技术的发展一致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外包商恰恰可以将一些培训的最新理论与实践传授给企业。

2. 培训外包的风险

培训不同于其他典型适应于外包的人力资源职能,它具有使企业资产增值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潜能。因此,可以说培训职能的特征决定了企业实行培训外包策略将带来一定的风险。

(1)投资专项性

为了满足企业独特的需要,培训由外包商为企业量身订做,为获得这种服务,企业必须进行专项投资,这种专项投资只有在与外包商能继续保持合作关系时才有价值,而一旦对外包商提供了专项投资,企业就会处于由外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决定的风险中了[3]。

(2) 不确定性

培训外包的效果取决于培训的完成情况,而对培训外包的评估需要经过较长的过程,如同一个或一组员工在内部培训后与外包培训后个人生产效率的比较以及带来的企业绩效的比较,这在时间上有较长一个跨度,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对于培训外包的效果是不能完全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限制了企业利用合同来保证外包商提供的服务质量的能力,有可能会影响到培训的效果。

(3) 依赖性

企业一旦将整个或者部分培训职能外包,那么再重新转换到内部培训时就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说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培训流程、重新招聘内部培训师等等,也就是说过分的依赖于外包商会使得企业在试图终止与外包商的合作关系时陷入被动。

(4) 容易被模仿

如果培训外包涉及到了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方面的培训,可能使企业陷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风险中,造成商业秘密的泄露,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 疏于管理控制

培训外包使得企业不能像管理控制内部培训那样对外包出去的培训内容进行管理和控制,再加上企业无法预测到外包商在培训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到培训的效果。

培训外包还可能带来其他方面的风险,比如会造成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的心理波动,由于将部分培训职能外包出去,培训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工作岗位、怀疑自己对企业的价值以及自身的职业发展空间,对企业的忠诚度下降。

三、企业如何规避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

如上所述,培训职能的特征决定了企业实行培训外包策略将带来一定的风险,利益与风险并存、机会与挑战并存。企业要想使培训外包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就要对培训外包进行有效的管理,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笔者认为,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找到规避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1. 明确选择外包商的原则和标准

为了规避风险,企业应该尽量掌握多家外包商的基本情况,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建立一系列选择外包商的标准和原则,与可靠程度较高的外包商建立合作关系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选择外包商的标准和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名声

企业根据自身培训外包的成本预算,应该尽量选择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的、能够提供高质量培训外包服务的外包商,这些外包商应该是以顾客为中心和以顾客为导向的。

(2) 专业性

企业选择的外包商应该是在培训这一领域的绝对专家,外包商专注于企业的培训与开发职能,有自己专门的培训方法和技巧。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选择那些在自己外包的培训职能方面有专门研究和建树的外包商。

(3) 财务稳定性

选择的外包商应该是保持财务稳定的,如果外包商的财务方面出现波动,甚至出现破产,企业也会因此蒙受动荡与混乱的考验,而且企业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一个新的合作伙伴,影响企业的培训计划正常开展。

(4) 培训经验

选择的外包商应该是有相当经验的,这样才能保证外包商有能力在企业确定的时间表内提供企业所需要的培训服务。

(5) 人员招聘和培训能力

在长期提供培训服务的过程中,外包商也会有人员的变动。它应当拥有一个完整和科学的招聘与培训自己员工的体系,以保证能够快速的补充新人,这样可以减少由于外包商的人事变动影响到企业培训的风险。

(6) 共享的价值观

外包商应当充分理解组织的价值观和文化,以确保以符合企业价值观的方式来实施企业的培训计划。反之,如果外包商与企业的价值观相左,一方面不利于信息的传递与理解,影响培训效果;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员工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企业文化的传承。

2.与外包商建立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信任是重要的先行因素。信任可以限制双方的机会主义思想和行为,减少企业用于监督和管理外包商的时间和精力。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合作关系,双方的行为都在一个公平和较少自我中心主义的环境中进行,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双方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培训的效果。

即使企业在选择外包商时,已经充分考虑到各种原则和标准,但合作双方必然在文化背景、价值观、行为方式及用人理念等方面存在着合理性的差异,因此在培训外包过程中,双方要以信任为基础,以相互尊重、沟通、协调为原则形成整体的团队合作精神。双方做到公正公平,树立团队经营道德规范,培养成员的个人责任感,培养团队领导掌握优秀的冲突管理技巧。此外,企业与外包商还要开展公开和经常性的活动,为团队创造交流沟通的机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组织学习,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交流,形成组织内部共有的知识存储与增值系统。

3.协商签订完善的外包合同

市场经济中,法律合同是保护合同双方权益的有力工具。由于企业与外包商的非行政隶属关系,必须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外包合同来约束双方的行为,这是企业和外包商合作的基础,是维持双方合作关系的可靠凭证,是直接关系到外包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完善的合同条款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培训外包的不确定性风险,通过谈判所形成的详细周密的外包合同必须包括:外包的具体内容;合同期间双方的职责范围;合作的期限;培训开展的进度;培训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双方若因违反协议而应受到的处罚等项目。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描述得越细致,越能防止某一方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可以说一个完善的外包合同是企业与外包商双赢的一个基础。

4.外包培训效果评估

企业要对外包商提供的培训外包服务进行整体评估验收,比较内部培训和外包培训的效果,判断培训外包是否有利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培养、整体竞争力的增强及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以此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培训外包,把培训外包由最初作为企业经营的发展战术手段转化为企业持续改进的战略性决策,与外包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企业的良性发展阶段。

总之,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创造企业智力资本的源泉,企业在做培训外包决策时,要充分分析自身的培训需求,考虑到培训外包的利益及显性的和隐性的风险。从选择外包商的标准、与外包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协商签订完善的外包合同以及对外包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等几个方面入手,有效的规避风险,实现企业培训职能外包的利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Garry J.Derose,Janet Mclaughlin.Outsourcing Through Partnerships[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995,10:51-55.

[2][美] Mary F. Cook著,吴雯芳译.人力资源外包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5-139.

[3] Thomas W.Gainey ,Brian S.Klaas.The Outsourcing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Factors Impacting Client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2):207-229.

[4]王健菊,王舜.关于企业培训职能外包的可行性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4,8:111-113 .

上一篇:雪灾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企业轻量级架构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