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QA/QC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改进

时间:2022-07-29 04:00:59

环境监测QA/QC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改进

[摘要] 简述了环境监测QA/QC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着重介绍了系统在市级监测站的应用,对需进一步完善的功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QA/QC 管理系统 应用 改进

1 概述

环境监测QA/QC管理系统是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根据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际需求而开发的一套信息系统,以实验室为中心,将全省各级监测站的人员、仪器、标准、分析方法、质量考核等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INTERNET等技术,实现了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实时查询,上级对下级质量的远程监控,为监测数据质量提供保障。

2 系统功能和特点[1]

2.1系统功能

环境监测QA/QC管理系统采用B/S软件模式,数据库使用ORACLE9I,各级站的用户直接在IE浏览器下操作使用。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公告管理、地图查询、短消息管理、人员管理、指标体系管理、标样库管理、考核管理、统计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管理等 10个模块,具体见图1。

2.2 系统用户结构

根据省级站承担对设区市站质量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设区市站承担对辖区内县级站质量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的管理模式,系统将用户分三层结构:底层是各县级监测站,负责上报本单位的指标信息。第二层是各设区市监测站,除上报本单位指标信息外,还负责组织审核所辖区县级监测站上报的指标信息,同时组织辖区站参加省级部门的各项质量考核活动,上报结果。顶层是省级监测站,负责监测项目、分析方法、仪器设备、标准样品等标准库的维护,下达考核指令,公布考核结果等。

2.3 系统特点

系统管理功能强大,存储信息量大,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2.3.1操作方便:采用Web方式的简洁页面,如同浏览网页般轻松自如,用户界面友好,高度用户化兼顾通用性,做到操作简便直观,易学易用。

2.3.2安全实用:用户界面、信息采集、数据储存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安装硬件、软件防火墙,保证系统与数据的安全。建立用户数据库,编制用户验证程序。用户密码录入,根据角色分配权限。

2.3.3快速的升级维护:只要将服务器接入TNTERNET,即可进行远程维护和系统升级,做到系统功能的扩展、流程的维修方便快捷,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3 应用

3.1 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系统规范了监测项目名称,统一了分析方法,对仪器配备类别进行统一,全省按照标准化的格式填报各项信息,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达到“1+1>2”的效果。

全省质控考核实现网上下达任务、数据填报、考核结果网上公布,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工作实效。

3.2 实现全省质量信息共享

环境监测质量基础信息包括了人员、仪器、标准、分析方法、分析项目、考核、培训等内容,形成全省质量信息的有机整体,各级监测站根据相应的权限,可浏览到对应的内容,实现资源共享,以QA/QC作为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资源,增进站与站的相互了解与沟通。

3.3 加快应急监测响应速度

应急监测的能力建设是当前环境监测站的主要任务,由于资金、人员的问题,各级站特别是县级站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QA/QC系统提供了地图查询功能,一旦在某地发生污染事故,可及时通过系统检索到全省及事故发生地周边监测站的监测能力,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调动资源,形成合力,完成应急监测,及时提供事故第一手数据,为污染事故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4 需进一步完善的功能

本系统作为全省环境监测系统质量管理软件,其功能也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和提高。作为市级站用户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在“标样库管理”中增加一个“标样使用记录”的子系统,该系统向各级站开放,主要记录各站标准样品库存量及使用情况,既方便了各站对标样的管理,同时又利于省站了解全省标样使用情况,做到一举二得,实现管理与使用双赢。

4.2 建立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析方法等标准库,将现行有效的特别是最新版本的分析方法收录进去,使本QA/QC系统在监测业务上也起到指导作用。

4.3 质控考核主要有二种情况,一种是由省级站下达的考核,如全省范围内的质控考核;一种是下级站主动申请的考核,如上岗证考核。建议将目前系统中的“考核管理”下的“准备考核”、“考核申报”权限进行分配,第一种情况只要在“准备考核”中增加功能和信息量,由省站将要每个站考核的项目先输入,下级站在进行考核申报时将相应项目的人员添加上去。第二种情况建议打开“考核申报”权限给下级监测站,由下级站直接进行申报,再由省站进行审核。通过将这二种情况分开管理,可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4.4 在可查询全省各站监测能力网络的情况下,建议增加突发性污染事故数据查询系统,主要包括最新应急监测仪器,污染物的应急分析方法,应急处置措施等相关资料,便于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时的快速查询和采取应对措施。

5 结语

本系统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同时又满足了全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可供同行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冬雪, 郭 伟, 刘用清等. 环境监测QA/QC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21(2):30-32.

[2] 沈艺. 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J],2006, 18(4): 46.

[3] 徐光.省级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21(4): 35.

[4] 王向明,伏晴艳,等. 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J],2007, 19(4): 4-7.

上一篇:室内空气污染调查及评价探讨 下一篇:不同改良剂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原位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