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结构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7-29 02:39:33

混合结构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摘要:在混合结构房屋建筑中,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就其常见裂缝来看,主要裂缝普遍存在于混合结构的多层房屋地基中,但只要我从设计、地基基础处理、上部结构选型、基础验槽等环节认真加以控制,就能大大的减少或避免墙体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混合结构、建筑墙体裂缝、常见原因、防治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目前在多层混合结构房屋建设和使用过工程中,墙体裂缝质量缺陷在所难免,由于我国地理及气候条件千差万别,复杂多样,因此,在施工中基础工程常会成为工程中的难点和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地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勘察技术工作和条件的局限性等,造成岩土工程勘察的不确定性和经验性,从而出现裂缝。一直以来也是参建各方主体关注的重点,由于地基基础的质量直接关系互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基于在长期施工项目一线,对地基基础的重要性和常见混合结构中墙体裂缝的质量问题,基础不均匀沉降常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力、荷载和施工质量等原因引起裂缝,本人就实践中地基产生的裂缝原因及特征分析如下:

附加应力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

我们知道建筑物中的荷载是通过基础将荷载传给地基的,而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往往是随深度的变化而扩散,深度越大,扩散就越大,应力就越小;在同一深度,应力中间最大,向两端延伸逐渐减小。由于应力对土壤的扩散作用,即使地基土质非常均匀,房屋地基应力仍然是不均匀的,从而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根据应力特征,一般房屋中部沉降较大,两端较小,形成半圆弧曲线的沉降分布,在土质较大且均匀情况时,建筑物的长度比在合理范围内,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差值此时较小,一般对建筑物不会造成使用安全。如果建筑物建在土质不均匀或软土质粘土上时,由于土的强度较小,产生的压缩性大,建筑物的绝对沉降量和相对不均匀沉降量则稍大。如果建筑物设计的长度不合理,整体刚度差的情况下,地基施工时又未进行任何加固处理措施,墙体就有可能出现严重不均匀沉降的裂缝。其裂缝对称的发生在纵墙的两端,且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在门窗洞口顶角约成45八字形裂缝,且上部裂缝较小,下部相对较大的地基基础附加应力不均匀沉降裂缝。

地基土质不均匀引起的沉降裂缝

由于地基土质分布不均的有:(1)土质差别较大,往往在不同土质的交接处或同一土质层厚薄不一处出现较明显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裂缝,裂缝形状上大下小,向土质较软或土质持力层较薄的方向倾斜;(2)基础开挖后未作钎探或钎探的点数和深度不够,盲目性进行验槽,对地下土质层根据土质表面结构作经验性估计,从而造成局部下沉现象;(3)局部地基接近岩石层(我公司在施工铜仁市居安综合楼中墙体裂缝案例),此时,接近岩层部位(地表水沉积于岩层或凹陷处)土质形成淤泥质土,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细微不均匀沉降,在窗子洞口或刚度较小的部位,空间较大的纵墙部位产生裂缝现象;

建筑物荷载差异较大所引起的裂缝:

(1)建筑物高差较大或荷载较大的情况下,当留设的沉降缝功留置不合理时,在高低交接处和荷载较大与小处产生不均匀沉降裂缝,此时,裂缝产生在低层与高层交接处以及荷载较轻位置,并向着层数高的荷载较大的方向倾斜。

(2)当建筑物两端土质压缩性大时,中部小时沉降颁布曲线成形,此时,除了在纵墙两端出现向外倾斜裂缝外,有时也在墙体顶部出现竖向裂缝。

(3)在多层房屋建筑中,当底层窗子过宽时,房间面积和层高高度较高时,且未按相关规范设置构造柱和墙体圈梁时,往往容易因荷载由窗间墙集中向下传递,使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窗台在地基反作用力作用下产生反向弯曲,引起窗台中部产生竖向裂缝。

5、建筑在不同时期施工引起的裂缝

新建房屋的基础位于旧房基础之下时,则新旧房屋的基础高差H与净距离L的比值应小于0.5―1.0米之间,否则由于新旧房屋的荷载作用使地基在沉降过程中从而引起新旧房屋的裂缝;所以在施工相邻建筑物时,应遵循街先高、重,后低、轻的施工原则,反之则会造成低层建筑物墙体的裂缝现象。

6、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我们知道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建筑物由于四季的天气变化,在四周引起热涨冷缩变形,此时结构如果不受任何约束,在温度的作用下产生自由伸缩,那么结构中就不会产生附加应力;当结构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伸缩时,结构中将产生附加应力即温度应力,要相同温度下常用材料普通砖与混凝土的伸长率相差一倍以上,所以混凝土楼盖、圈梁等与砖墙伸缩不一致导致温度应力,此时,在屋顶的四周形成水平一字或在四角形成八字形裂缝。

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得知,(1)裂缝的分布与墙体的长高比有密切关系:长高比大的建筑物空间、墙体刚度就差,低抗变形的能力也差,所以容易出现裂缝现象;因此,当纵墙的长度大于横墙的长高比时,裂缝将出现在纵墙上。(2)裂缝的分布与地基沉降分布曲线有关:当沉降分布曲线为半园弧线形时,裂缝多发生在房屋的下部,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当沉降分布曲线为凸形时,裂缝较多出现在房屋的上部,裂缝宽度上大下小。(3)裂缝分布与墙体的受力特点有关:在门窗洞口处、平面转角处、层高变化莫测处,由于集中应力,往往也容易出现裂缝,加上墙体本身是受剪切力,主拉应力为450所以裂缝成450倾斜;(4)使用材料和温度变化的大小有关,在结构中如果使用的材料伸缩值比相差较太,四季温度变化较大,则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大,此时应力向四周扩散,形成一字型裂缝;(5)裂缝产生与土质和地质勘察有关:由于地质勘察不准确,造成基础设计处理方案不合理,或处理中根据地质表面现象未作扦探也是造成裂缝的原因之一。

7、结束语

因此,为了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设计前应首先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发现软地基和不均匀沉降地质地基,在确定基础方案和基础加固处理方案时,应将地基处理和上部结构处理结合起来进行设计,使其能共同工作;不能单一从地基或地基处理出发,否则不仅费用大,而且效果也差。在上部结构图处理上:(1)应从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合理规范设置沉降缝,增设圈梁、屋顶增设保温层以及绿化、构造柱、减小空间,增加墙体厚度,提高墙体抗剪能力,采用轻质高强建筑材料或结构着手;(2)加强地基的验槽工作,对承重墙部位,转角处,独立柱下面以及其他认为较重要的部位,验槽时应认真仔细查检和扦探;(3)一但发现不良地质地基应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结合当地的地质、地理环境、气候妥善处理后方能进行基础施工,这样将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起到减少和防止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从书;

上一篇:城市事件影响下的区域景观规划 下一篇:抽水泵站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