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26例体会

时间:2022-07-29 01:20:05

内镜下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26例体会

摘 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运用斑马导丝引导置入导尿管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26例。结果:26例均在内镜下成功行尿道会师术。结论: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是治疗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尿道损伤 输尿管镜 尿道会师术

尿道损伤多见于男性,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早期处理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2008年1月~2012年5月尝试在输尿管镜下运用斑马导丝引导置入导尿管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2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6例,均为男性,年龄17~53岁,21例有会骑跨伤病史,均为闭合性损伤。就诊表现为尿道口滴血、血尿,会血肿,患者尝试导尿失败后急诊手术,术中证实尿道球部损伤。另5例为膀胱镜检查及尿道狭窄扩张术致尿道损伤并活动出血。通过输尿管镜直视下行会师术,为尿道膜部损伤。

手术方法:26例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内镜采用WOLF F8/9.8输尿管硬镜。先检查尿道连续性,到达损伤部位时,往往都有血凝块及活动性出血影响视野,此时不能盲目进镜,以免加重尿道的损伤或形成假道,影响进一步手术。可以先用取石钳小心清理血块,如活动出血多,可加大水流,认真辨认近端尿道口,如尿道损伤较轻,近端尿道口比较清楚,可直接置入斑马导丝入膀胱,内镜沿斑马导丝进入膀胱,检查膀胱无破裂、出血,放置斑马导丝,退出输尿管镜。切除F18气囊导尿管头端,在沿斑马导丝置入导尿管至膀胱,气囊内注水30ml,持续导尿,观察无明显血尿,牵拉尿管并固定于。如尿道损伤较重,近端尿道口无法辨认,可尝试插入F5输尿管导管,观察输尿管导管有膀胱尿液流出,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将内镜置入膀胱,通过内镜插入斑马导丝完成手术。如内镜难以置入膀胱,比较安全的方法是行膀胱穿刺造瘘术,留置F16穿刺鞘。用内镜从膀胱造瘘处进入膀胱,观察尿道内口,在内镜引导下将F5输尿管导管插入后尿道,然后从尿道外口置入内镜,到达尿道损伤部位,找到输尿管导管,内镜直视下用取石钳将其拔出尿道外口,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将内镜置入膀胱,放置斑马导丝,退出内镜。用同样方法留置尿管,结束手术。

结 果

26例患者均成功在内镜下完成手术,根据尿道损伤的程度,术后留置尿管3~6周,拔除导尿管后排尿通畅,所有患者术后均遵医嘱随访3个月~2年。6例患者出现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术治愈,1例患者转上级医院行尿道内切开术治愈。

讨 论

尿道损伤多为闭合性损伤,按损伤部位可分为前尿道损伤和后尿道损伤,手术原则是恢复尿道的连续性,引流膀胱尿液及尿外渗,减少尿道狭窄[1]。内镜下尿道会师术符合手术的原则,虽然只是通过内镜直视及导丝引导下留置导尿管,但同样达到治疗的目的。内镜下尿道会师术具有在直视下操作,创伤小,安全性高,避免了开放手术的继发性创伤和盲目金属导芯插管的损伤[2],术后恢复快等较多优点。手术的开展,改变了基层医院单一的尿道损伤手术方式,促进了泌尿外科内腔镜技术的提高,也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认为,内镜下尿道会师术应注意几点:①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孙颖浩等认为,对尿道闭合性损伤,尿道连续性未完全破坏或尿道完全断离,但尿道两断端移位较小并发伴排尿困难、尿潴留患者,急诊导尿失败,可考虑内镜下手术[3]。对尿道损伤较重,或并发其他多部位器官损伤的,应考虑其他手术方式;②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对尿道内口的辨认,若术者操作不当,将会造成尿道再损伤或腔道丢失,影响手术及治疗效果,所以应由内腔镜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手术;③对未配备输尿管镜的基层医院,也可以尝试用肾镜或尿道镜直视下完成。

内镜下尿道会师术,通过微创的方法达到修复尿道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宜基层医院尝试和推广,拓宽尿道损伤治疗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那彦群,郭震华,等.实用泌尿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48-455.

2 曹作亮,章传华,等.输尿管镜在急诊导尿失败的闭合性尿道损伤早期处理中的应用.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27(5):377-378.

3 梅骅,陈凌武,等.泌尿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7-739.

上一篇:切断内脏大神经对犬急性坏死胰腺炎血清TNF—α... 下一篇:紫杉醇联合卡铂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