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时间:2022-07-29 12:20:34

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一、现况与分析

1、20*年6月,我县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在职职工总数842名,其中卫生专业人员717名。

卫生专业人员中,按性别分:男性272名,占37.9%;女性445名,占62.1%;按专业分:医生(含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341名,占47.6%;护理人员240,占33.5%;药剂人员89名,占12.3%;检验人员47名,占6.6%。按学历分:硕士学历1名,占0.1%;本科学历(含成人教育,下同)96名,占13.4%;大专学历224名,占31.2%;中专学历226名,占31.5%;高中及以下学历170名,占23.8%。按职称分:高级职称31名,占4.3%;中级职称347名,占48.4%;初级职称339名,占47.3%。按年龄分:30岁以下118名,占16.4%;31-40岁354名,占49.4%;41-50岁129名,占18.0%;51岁以上116名,占16.2%。按工作地点分:在县城(包括高亭镇中心卫生院)的455名,占63.5%;在渔农村(包括县第二人民医院)262名,占36.5%。

2、我县卫生专业队伍总体素质是好的,主要表现在:

(1)学历与职称结构逐年提高。20*年6月,全县卫生专业队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达到44.7%,比2002年末提高16.6个百分点;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52.7%,比2002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并且呈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2)政治合格,作风良好。广大卫生专业人员认真实践“*”重要思想,服从大局,立足岗位,自学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不断改进服务作风,积极完成各项任务,为保障全县人民健康,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积极贡献。卫生系统党的队伍不断壮大,在职卫生专业人员中,共有党员151名,占人员总数21.1%。广大党员在卫生工作中以身作则,恪守职责,积极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3)坚持岗位练兵,提高技术本领。绝大部分卫生专业人员注重自身业务素质提高,从事终身学习,对技术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掌握过硬本领。县内建立了医学拔尖人才、优秀骨干医师队伍,他们代表着本县外科、内科、妇产科、骨科、儿科、五官科等最高水平,不断开创新的技术项目,攻克医学难题,推动医学领域健康发展。

二、困难与对策

1、多年来,我县卫生专业队伍建设也遇到了较大困难和问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1)高层次学历的人才补充较少。20*年1月以来,新录用到我县卫生系统的大专以上全日制医学类毕业生共47名,平均每年不足10名,其中本科生24名,大专生23名;临床医学33名,护理学8名,药学2名,检验医学4名,特别是本科学历的人才求之难得。目前全县卫生专业队伍仅1名医学硕士学位的人才,充分说明我县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的稀少。

(2)卫生专业人才失减较快。20*年1月以来,我县卫生系统因退休、离职、外调、病逝的人员共128名。这当中,自动离职的问题尤为突出。近五年来先后有24名卫生专业人员因嫌海岛工作、生活、待遇条件差而不辞而别,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中级职称的13人,造成我县卫生专业队伍的稳定难题。另据统计,至2010年12月,卫生系统将有76名卫生专业人员到达退休年龄,其中5人具有高级职称,44人具有中级职称,这样一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卫生专业人员退出工作岗位。

(3)由于人才上的入不敷出、补充不足,造成全县卫生专业人数的总量下降。20*年6月,卫生专业人员总数比2002年12月减少62名,减少率为8.2%。人员总量的减少,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队伍规模的过于扩张,但总体仍反映出整个队伍素质的提升乏力、青黄不接。特别在渔农村地区,卫生专业力量确实十分薄弱。如在今后大力拓展的城乡社区卫生中,省要求每千人口配备0.75名以上社区责任医生,我县共需150名。而目前我乡镇卫生院医生仅111名(其中还有不少人难以承担相应责任),离编制标准相差甚多,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面临人手严重不足的巨大困难。

2、针对卫生专业队伍建设面临的一些不利情况,卫生系统克服困难,着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稳定卫生技术队伍,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1)统一思想,制订计划,将人才培养作为各级医疗单位一项重要任务。在对各医疗单位下达卫生工作目标考核项目时,将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其中,要求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卫生专业人才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或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大部分医疗单位均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完成人才进修培养任务。如20*年,卫生系统共有40多名人员参加医学进修,120名人员参加高一级学历教育。2002年1月以来,通过自考、函大、夜大等途径,新取得本科学历26名,专科学历99名,使整个队伍的学历、知识结构不断改善。

(2)注重骨干人才培养,造就医学拔尖人才队伍。如2005年,选拔了7名中级职称人员参加省里举办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以更新医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通过知识更新,已有1名人员取得医学硕士学历。

(3)积极引进本科以上医学人才,在本县籍医学本科生极少来岱的不利情况下,设法到外省医学院校选录人才,每年几次直接到省内外医学院校招收学生。2002年1月以来,卫生系统共接收全日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24名,这些毕业大部分来自省外,补充了全县医疗力量。

(4)建立骨干医生激励机制。2002年以来,县政府每年安排奖励经费40万元,医疗单位再适当配套,定期评选、奖励医学突出人才。评比、奖励对象每年35名,其中拔尖人才10名,骨干医师25名。对拔尖人才和骨干医师,每一个年分别给以15000元、10000元的政府津贴。同时,积极评选舟山市“111”人才工程、舟山市卫生系统名医、新秀、岱山县专业拔尖人才、优秀专业人才等活动。近五年共评选出“1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名、每三层次人才2名,舟山市名中医1名,岱山县专业拔尖人才1名,优秀专业人才7名。这些评选奖励活动,充分调动了卫生系统骨干人才的积极性。

(5)落实人才培养经费,要求各医疗单位每年投入不少于本院职工工资总额5%的经费用于人才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财经保障,全系统每年投入人才培养、奖励经费达110万元。县政府也从20*年起,对乡镇卫生人才的引进培养给予资金扶持,每年安排20万元。

(6)重视引进柔性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近三年来,通过找寻医疗援助、医疗联合,建立上海著名医院岱山分院、衢山分院,接受省(市)医院对口支援等形式,共引进上海新华医院、浙江医院等专家20多人次。这些著名专家常年在我县级医院参加医疗工作,指导开展高难医疗技术项目,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医疗水平的提高。

二、规划与措施

1、县人民政府对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十分重视。20*年4月,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岱山县加强渔农村卫生专业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渔农村卫生专业队伍的有力措施。根据县政府意见,为不断提高全县卫生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卫生专业队伍建设,按照《浙江省各地区2005年医生、护理人员配置标准》,20*—2010年,我县卫生专业队伍建设规划是:

(1)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共配置卫生专业人员665名,其中医生300名,护理人员230名,药学、医技类135名。县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机构共配置卫生专业人员70名,共计735名,与2005年末人数(737名)基本持平。

(2)实施乡镇卫生专业队伍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全科医生培训计划、学历教育升级计划、在职岗位培训计划、乡村医生注册培训计划和其他教育培训计划的实施,使乡镇卫生专业人员接受培训类达到100%,“十一.五”期间,重点培养全科医生80名,社区护士30名,放射人员10名,检验人员20名,注册乡村医生110名。

(3)进一步抓紧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学历层次,优化队伍质量,促进卫生专业队伍年青化、知识化。至2010年,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具有10名以上医学硕士学位的人才,乡以上卫生专业人员具有医学本科学历的比例达到23%以上,专科学历的比例达到48%以上。

(4)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高素质卫生专业人员队伍。广大卫生专业人员热爱事业,技术精湛,工作踏实,安心海岛。

2、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几年我县卫生专业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是:

(1)抓紧卫生专业人才补充。一是从专科以上毕业生中录取卫生专业人员。鉴于过去多年本省医学院校毕业生极少来岱山,预计今后几年仍存在类似问题的实际,今后拟继续以外省医学院校为主引进毕业生,每年争取15-20名。二是设法从县、市外引进临床医学中级以上职称的卫生专业人才,包括以定期、定岗等形式,聘用县、市外年富力强的退休人员来岱山工作。同时树立“不求所留、只求所用”的用人引才新理念,继续实施人才引进柔性政策,更多地邀请省、市医院专家来我县定期工作,填补人才不足。三是面向社会,或从本县卫生系统现有具备相当条件的非在册人员中,通过公开、择优、考试等方式招收卫生专业人才,每年安排5-10名。

(2)加强卫生专业人员在职提高。一是充分重视知识更新和理论提高,继续鼓励、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参加各类各级学历教育,如研究生进修班、本科、专科学历教育等,不断充实理论知识,改善学历结构。到2010年末,全县卫生系统卫生专业队伍具本、专科学历人员的比例,分别从2005年末的11.6%、29.3%提高到23%、48%左右,其中县级医疗机构分别从18.8%、34.7%提高到35%、55%左右,乡镇卫生专业队伍分别从0.5%、15.5%提高到5%、30%左右,预防保健机构分别从3%、31.8%提高到15%、55%左右。二是进一步抓好医学继续教育,认真完成医学继续教育任务,加强“三基”训练,特别是对初级人员、护理人员经常组织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训、复训、测试,参加训练的覆盖面达到100%。三是重视应用研究,增设适宜技术项目,加强县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研究,从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其中乡镇临床、护理人员,以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为重点培训内容,5年内到县以上医院进修培养的比例达到50%以上。四是建立县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援助机制,由县医院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定向、定项、定期扶助,帮助乡镇卫生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增加投入。一是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每年安排不少于卫生专业人员工资总额5%的经费用于人才培养。同时进一步建立重大医学课题、先进科技项目、突出卫生专业人才的奖励机制,促进重点学科加快发展,重大课题圆满突破,骨干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多渠道筹集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经费,争取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并继续争取县财政增加对卫生系统突出人才奖励基金的投入。

(4)做好留才工作。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广大卫生专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奉献和团队精神,努力创造团结向上、生动活跃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二是关心职工生活,力所能及为职工解忧排难。特别是在推进卫生改革以及不少医疗单位经济运行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兼顾大多数职工的切身利益,防止挫伤或损害广大职工、特别是卫生专业骨干的积极性。三是继续做好奖评骨干医师工作,认真评聘、奖励医学拔尖人才、优秀骨干医师,稳定和扩大骨干医师队伍,充分激发骨干人才的工作热情,发挥好业务精英和激励带领作用。四是控制人才逆向流动,凡通过优惠、定向等政策安排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在限定工作年份内一般不予批准上调。

(5)加强对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工作,把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卫生专业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工作的突出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和强化卫生专业队伍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制订和下达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卫生专业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分析、总结,提高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工作水平。深化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运用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完善以岗位、责任、能力、贡献为要素的劳动分配机制。继续整合卫生人才资源,调整力量布局,有条件时对部分非建制乡镇卫生院进行适当撤并转,将卫生专业骨干充实到重点建设单位。加强与市、县组织、人事、卫生、人才等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与大专院校横向联络机制,随时互通人才培养、分配、录用等信息,争取各级对我县卫生专业人才工作的支持。

上一篇:电站溢流坝裂缝分析管理论文 下一篇:组织换届调研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