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9 12:11:35

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84.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心理护理;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101-01

老年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长,中国从1959年开始对高血压进行普查防治工作,当时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0%;1979~1980年第二次高血压抽样调查,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包括临界高血压)已增加到7.73%;1990~1991年第三次次全国高血压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在10年间又有显著增长,估计当时全国至少有6 000万高血压患者。另据最新统计资料,目前中国1.3亿高血压患者中,老年患者占25%~35%,且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及知晓率、控制率低的特点。尤其高血压继发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男40例,女36例,平均69.5岁,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

1.2 方法

护理组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不接受心理护理,两组资料在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有无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3 讨论

采用了心理护理的护理组与未采用心理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显效明显,护理组显效人数达到了32例,占84.21%,而对照组只有20例,占52.63%,说明护理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血压控制理想、心理状态良好。同时,护理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8.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只达到了84.9%,护理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3.3%。研究表明:护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症状改善明显,血压控制达标,精神压力小,心理平衡。护理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2]。

心理护理的方法:积极安慰和鼓励患者,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并给予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使患者放松情绪,如帮助患者按摩、体育锻炼、听音乐等。保持环境的整洁舒适,并始终陪伴在患者身旁。严格遵从医嘱,对有疑虑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讲解治疗的重要性。了解患者疼痛的规律和特点,以便有所准备[3]。

心身疾病大多为慢性疾病,病情波动性大,患者顾虑多,特别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和亲属的理解。因此,心理护理不能仅停留于帮助解除不良心理,更重要是能够理解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首先理解他所患的疾病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掉以轻心,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其次能够理解他的痛苦与烦恼、顾虑,用同情心去帮助他、支持他,使其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促进心身健康。

[参考文献]

[1]薛华,陈淑霞,张素巧.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4):56.

[2]Wiseman R.M,Saxby B.K,Burton E.J ,等.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海马萎缩、全脑容积改变及白质损伤情况[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 2005,1(5):45.

[3]霍震,杜月君,罗怡.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分析[J].上海医学,2008,28(7):80.

[4]许秀光,杨国俊.长期规律性慢步行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保健医学杂志 ,2006,8(2):3.

[5]余立立,余瑞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6):887.

(收稿日期:2010-03-02)

上一篇:心肺复苏术118例的护理 下一篇:贝复济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