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时间:2022-07-29 10:44:12

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54-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必须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根据课改理念,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接触语文材料是提高语文能力最有效的途径。要改变儿童阅读的"非本位"、"非快乐"现状,促进儿童本位快乐阅读,应做到以下几点。

1.拓展课外阅读渠道,合理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给学生一本好书就是给他开一扇窗,让他看得更多、更远,生命更宽广。因此,精选课外读物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应努力创设一个广阔的阅读环境,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拓宽课外阅读渠道,让学生生活中时时处处有书可读,并能主动读书,多读好书。

1.1平等择书,尊重儿童生命的乐趣。要让儿童快乐阅读,首先是以儿童为本位的阅读。然而学生年龄小,没有很好的判断能力,也不具备一定的择书能力。那么如何做到平等择书?我认为,择书的标准有四条: 有利于身心发展; 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④类型多样。此外,还可以为学生建立"小小图书架",订几份少儿报刊,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让学生广泛涉猎,广采博闻,开阔视野。

1.2阶梯阅读,迎合儿童心路历程。儿童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不同时期,儿童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只有分阶段有目的阅读,儿童才可能快乐阅读符合本位视角。考虑到一至六年级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差异,遵循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要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原则,我们制定了一至六年级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篇目。一二年级以短小易懂的儿歌和童话为主,三四年级开始涉及小说散文,五六年级则以科幻作品、经典名著为重,较三四年级有深度。给儿童创设一个阅读背景,让儿童身在其中,感受书籍的魅力。

2.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享受独立阅读的愉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兴趣是构成阅读品质重要的心理因素,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激发兴趣的方法有许多,这里就例举几个。

2.1绘本激趣,抒写悠悠快活。对于不喜欢读书的学生,我们可以用绘本让他尝到看书的甜头,然后逐渐以画面少,文字多的优秀儿童作品推进。学生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来获得想象力的,图画书提供了丰富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图画书给学生带来阅读的快乐!图画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学生想象力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图画书不仅是让学生看的书,还是大人读给学生听的书。通过一边看图,一听人朗读,会产生神奇的效果,一个个广阔的世界就此展开。学生不是看图,而是读图,图像成了评议的世界,图像被转化成语言。

2.2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打造情感底蕴。教师不妨先演绎一下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或朗读其中的一段,或谈谈对这本书的感受。当然,也可以通过封面、作者、目录的导读,给学生留下的猜测、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打造学生情感底蕴。读书活动结束后,可以开展书评报告会,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可谓一举两得。比如教学"万里长城",我就给学生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烽火台的来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2.3开展各种活动,体验阅读乐趣。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可以让学生体验课外阅读的乐趣。如:收集名言、谚语,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组织参观新华书店,让学生感受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之乐趣;其次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举行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议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读会、读书笔记展评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舞台。这样能大大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学生能在有趣的活动、竞赛中体验生活,愉悦地获得新知识。

3.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3.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习作上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

3.2精读法。所谓的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一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心到、眼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运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上一篇:浅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下一篇:提高职高语文“说”能力的一点尝试